part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

单选题Lee制造公司使用标准成本核算体系,按照直接人工工时数分摊制造费用。六月生产预算中计划生产5 000单位产品,耗费10 000直接人工工时,每人工工时$15。实际情况是,六月共生产4 500单位产品,使用9 600直接人工工时,耗用$39 360变动制造费用,导致$2 400不利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那么,每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变动费用分摊率为( )。A $3.85B $4.00C $4.10D $6.00

题目
单选题
Lee制造公司使用标准成本核算体系,按照直接人工工时数分摊制造费用。六月生产预算中计划生产5 000单位产品,耗费10 000直接人工工时,每人工工时$15。实际情况是,六月共生产4 500单位产品,使用9 600直接人工工时,耗用$39 360变动制造费用,导致$2 400不利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那么,每直接人工工时标准变动费用分摊率为(   )。
A

$3.85

B

$4.00

C

$4.10

D

$6.0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直接人工预算中,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于()。

A.制造费用预算
B.生产预算
C.标准成本资料
D.销售预算

答案:C
解析:
在直接人工预算中,单位产品人工工时和每小时人工成本数据来自于标准成本资料。

第2题:

Huffman公司的预算表明,该公司应生产50,000件成品,同时耗费20,000个直接人工工时和$150,000的变动制造间接费用。Huffman公司实际生产了52,000件合格成品,耗费了22,000个直接人工工时和$160,000的变动制造间接费用。如果Huffman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并根据直接人工工时数目分摊变动制造间接费用,则其变动间接费用耗费差异为()

  • A、$4,000不利差异。
  • B、$5,000有利差异。
  • C、$9,000不利差异。
  • D、$10,000不利差异。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 )。 A.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一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B.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C.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生产能量标准工时 D.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一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实际工时×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正确答案:ABC
由于“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和“生产能量标准工时”是同一概念,因此,选项C的表达式也正确;选项D的正确表达式应该是: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第4题:

Lee制造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按照直接人工小时分配制造费用。6月份生产5,000件产品的制造成本预算,包括了$150,000的直接人工成本(10,000 小时@$15/时)。6月份实际生产了4,500件,耗用了9,600小时;发生了$39,360的变动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不利的效率差异为$2,400。请问每直接人工小时的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率是多少?()

  • A、$4.00
  • B、$3.85
  • C、$4.10
  • D、$6.00

正确答案:A

第5题:

oyT公司生产迷嬉装玩具娃娃,在玩具商店出售。在该年编制计划时,公司估计变动、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600,000、$400,000。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且按照标准直接人工小时把制造费用分配至产品。该年预算的直接人工小时为10,000小时,且以该数字为基数分配制造费用。公司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小时为10,300小时。该年实际产量所耗用的标准直接人工为9,900个小时;实际发生的变动和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596,000和$410,000。 基于上述资料,该年变动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应该为多少?()

  • A、$24,000不利
  • B、$2,000不利
  • C、$4,000有利
  • D、$22,000有利

正确答案:D

第6题:

假设华丰公司制件厂生产一种A产品,生产能力表现为生产一线工人直接人工工时,每月可用直接人工工时最大限度为9500工时,正常直接人工工时为8000工时。该公司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计算。2008年8月份制件厂正常生产能力为8000直接人工小时,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56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为64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92300元。制造费用按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0米,每米标准价格9元;直接人工标准为8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为20元。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正确答案: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总工时=92300÷8000=11.54(元/小时)

第7题:

一制造公司有机会竞标生产20单位产品,该公司已经生产了2批,每批10单位。生产经理相信生产前两批时经历的学习会至少在后2批的生产过程中持续。前2批所需的直接人工如下所示:第1批10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为5,000;第2批10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为3,000,该公司生产前2批生产的学习率是()。

  • A、40.0%
  • B、60.0%
  • C、80.0%
  • D、62.5%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厂有关固定制造费用的资料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的弹性预算 单位:元

机器小时数 制造费用 8 000 20 000 10 000 22 000 12 000 24 000 14 000 26 000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12 000小时计算,每机器小时费用预算为2元。该厂生产A、B两产品,每生产一单位A、B产品耗费的标准机器小时分别是:A产品1小时/件,8产品1.5小时/件。本月生产A产品4 000件、8产品4 000件,共耗费9 500机器小时。

本月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为21 750元。

要求:

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并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1)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正常生产能力
=21 750-2×12 000
=-2 250(元)
(2)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9 500-4 000×1-4 000×1.5)×2
=(9 500-10 000)×2
=-1 000(元)
(3)产量差异=(预算工时-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2 000-9 500)×2
=5 000(元)
(4)总差异=-2 250+(-1 000)+5 000
=1 750(元)
(5)借:生产成本 20 000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5 000
贷: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 25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1 000
制造费用 211 750
注:按照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产量差异。在标准成本系统的账务处理中,需要按照成本差异类别分别设置成本差异账户。

第9题:

JoyT公司生产迷嬉装玩具娃娃,在玩具商店出售。在该年编制计划时,公司估计变动、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600,000、$400,000。公司采用标准成本制度,且按照标准直接人工小时把制造费用分配至产品。该年预算的直接人工小时为10,000小时,且以该数字为基数分配制造费用。公司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小时为10,300小时。该年实际产量所耗用的标准直接人工为9,900个小时;实际发生的变动和固定制造费用分别为$596,000和$410,000。根据这些信息,JoyT今年的生产量差异是多少?()

  • A、$4,000不利
  • B、$6,000不利
  • C、$10,000不利
  • D、$16,000不利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单选题
Patterson公司预期明年将发生$70 000制造费用,$60 000管理费用。直接人工$5每工时,预计发生总人工成本$50 000。假如按照直接人工工时数分摊制造费用,那么一项需要20人工工时的作业将分摊(   )制造费用。
A

$28

B

$120

C

$140

D

$2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