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竞赛

问答题被韩愈批评的那个高闲上人的书法究竟怎样?

题目
问答题
被韩愈批评的那个高闲上人的书法究竟怎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送高闲上人序》作者是()。

A.曾巩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参考答案:B

第2题:

在清代,有两位书法家被并称为“南北二梁”,“南梁”指梁同书,“北梁”指谁?其书法怎样?


正确答案: 北梁即指梁巘。他字闻山,号松斋,安徽亳县人。其官籍当为湖北巴东县。其生卒大约在康熙四十九年(公元一七一○年)——乾隆五十年(公元一七八五年)间,享年七十以上。
梁巘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重要书家之一,与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等著名书家齐名。他官位低微,居朝不长,他就将精力倾注在书法研究之中。《亳州志》说他“初得笔法于宣城梅釴(Yì),以功力精专,苍健遒劲,釴与弟鉁(疑应为鉨(Xǐ))皆自叹不如”。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曾向他请教书法,并得到了他的奖掖。
梁巘楷宗晋、唐,草法二王,于李邕、张从申摹仿尤久,几于神似。特别是在晚年,他完全沉浸在书法艺术的天地里,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梁巘的书法秀润而有书卷气,一扫“馆阁体”俗风。因其书法极适宜碑刻,所作逼似李邕,故时人乐于请他书丹,而至于“碑版遍天下”(见《亳州志》)。所书行、草,得董
其昌神韵而气魄过之,故其“真迹人犹宝之”(见《亳州志》),风靡皖南北,人称“乡先生”。
惜晚年腕力减弱,偶失枯蒿。梁巘精于书法理论,论书言之有物,切中肯綮。关于临碑帖,能指出其利弊、临摹之途径和补救之方法等。传世书论著作有《评书帖》一卷。集其书论之大成者则为《承晋斋积闻录》。

第3题:

不平则鸣之说在韩愈()中提出来的。

A.《送高闲上人序》

B.《原性》

C.《谢自然》

D.《送孟东野序》


正确答案:D

第4题:

被杨守敬誉为“同治光绪间,推为天下第一”的书法家是谁?其书法造诣究竟怎样?


正确答案:是翁同龢。他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官至工部尚书、军机大臣。他生于清宣宗道光十年,卒于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一八三○——一九○四年)。江苏常熟人。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状元。卒谥文恭。翁同龢的书法主要学自颜真卿、米芾。在辞官归家后,又学了一段北碑,书法气息淳厚,不拘一格,超逸宽博,有颜书的雍容和北碑的浑穆之气。杨守敬之说实不为过誉之言。清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一书中也评曰:“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

第5题:

被韩愈批评的那个高闲上人的书法究竟怎样?


正确答案:据《高僧传》记载,高闲上人是唐朝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与韩愈为同时代人,生卒年不详。高闲的字,在当时是比较有名的。由于韩愈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首屈一指的大文豪,因此韩愈写的《送高闲上人序》,尽管有批评之意,却使高闲书法的知名度更高,曾被唐宣宗召入书写草书,因写得好,还赏赐给他紫衣。他用霅川白纻写的真书和草书被当时人奉作学习的楷模。据宋董逌《广川书跋》和宋叶梦得《书小史》记载说,高闲的书法,主要是学习张旭和怀素,其书“神采超逸,自成一家。”那么韩愈为什么又批评他说是“善幻多技能”而否认他的书法是艺术呢?韩愈的批评,针对佛教的宗旨而言,是没错的,因为佛教的最高宗旨是泯灭七情六欲。没有欲望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但实际上,宗教只不过是一种被神圣化、神秘化的理性,其实质仍是人的七情六欲高度标准化的对象,亦即现实的人们的一种理想境界,对这种境界的向往的本身就是一种自灭式的反向追求而包含着最深沉的感情。即使高僧、圣僧,其被宗教理性压抑到人类意识最隐蔽处的感情仍潜在地发挥着主导作用,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借助一定的形式进行顽强而自然的渲泄,这种压抑力越大,其渲泄程度就愈烈,其渲泄的内含感情因素就愈丰富。这就是怀素借酒酣之际充分地发泄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潜感情,方写得书法神品的真谛;这就是高闲之类的圣僧和尚也能创造出高超神妙的书法艺术的道理。而且,作为书法艺术,除了有充沛的感情以外,还必须有坚实的书写功夫和技巧。韩愈虽然批评了高闲上人的书法没感情,却又肯定了他的书法技巧像魔术一样,是高超的。所以,正如宋朝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说的那样:“盖得韩愈退之序,其名益重。”高闲上人曾有草书《五原帖》、《千文》、行书《中丞帖》、《雨雪帖》等真迹传世。

第6题:

被明太宗誉为“我朝王羲之”的沈度是怎样一位书法家?


正确答案: 明朝李绍文在《皇明世说新语》一书中说:“(明)太宗征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所说“二沈学士”,就是指沈度、沈粲兄弟二人,至于说“我朝王羲之”,则就专指沈度了。沈度(公元一三五七年——公元一四三四年),字民则,号自乐。松江华亭(今上海华亭县)人。松江古称“云间”,所以《皇明世说新语》有“云间二沈学士”的说法。
明太祖洪武年间,沈度曾被荐举文学的职位,但却没有就任。为连坐所累,一度被谪到边远的云南地区。明成祖朱棣即位,诏擅长书法的入翰林院,沈度因为长于此道,于是便中了选。当时擅长书法的还有解缙、胡广、梁潜、王琏等人,但明成祖所赏识的却以沈度为第一。因此,沈度便每天侍候便殿,凡宫中的金版玉册,无论是用在朝廷中的,还是藏之秘府或颁布属国的,就多由沈度书写。由是,沈度遂先后从翰林典籍擢检讨、修撰,直至升到了侍讲学士。
关于他的书法,明杨士奇《东里集》中是这样说的:“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洪武中举文学不就,成祖擢为翰林典籍。一时翰林善书者如解大绅之真、行、草,胡光大之行、草,滕用亨之篆、八分,王汝玉、梁用行之真,杨文遇之行,皆知名当世,而胡、解及度之书,独为上所爱。”并说沈度的书法,以“八分尤为高古,浑然汉意”。至于清王文治在《论书绝句》中所说的“沈家兄弟直词垣(翰林院),簪笔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认为其书是馆阁体,此说似褒实贬。

第7题:

为什么要开展“书法批评”?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文学艺术如果要进步,就离不开批评。这个批评,就是批阅和评论。批评既可对创作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者的看法,同时,也可对作品的成功之处加以分析和肯定。由此可见,批评在指出作品瑕疵的同时,又可肯定成绩,这关系是辩证的,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一提到批评就是专挑毛病。由此可见,作为艺术之一的书法,如果要在创作上有所前进的话,是万万离不开书法批评的。那末,书法批评的内容有哪些呢?具体说来,一是创作上的,二是理论上的。创作上的批评包括分析作品在点画、结体、布局和意境上的成败得失;理论上的批评包括指出书法理论上的谬误和正确等等,因为谬误的理论会把创作引向岐途,而正确的理论又是指引书法创作走向成功彼岸的指路明灯。当然,创作要发展,理论也要发展,这种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所说的文艺批评了。

第8题:

认为张旭对待书法是“喜怒窘穷,一寓于书”的文章是()。

A、《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B、《公孙大娘舞剑图轴》

C、《饮中八仙歌》

D、《送高闲上人序》


正确答案:D

第9题:

袁克文的书法怎样?他作书法时有何奇特之举?


正确答案: 袁克文,生于公元一八九○年,卒于一九三二年。河南项城人,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的次子。字豹岑,又作抱存,号寒云。他虽然是袁世凯的儿子,但他对袁世凯称帝之举是极力反对的,曾作诗讽劝其父云:“剧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第一层。”在家中,他亦不得其志,常常以曹操的第二个儿子陈思王曹植自比。平时爱与文艺界人士交往。其书法,意在褚遂良、颜真卿之间,以颜体之笔法,求褚书之风韵,劲媚而稍有拙意,别具一格。尤其喜欢写对联,有一次他专门登报,减润鬻书,(即降低卖字的价钱)。一日之间就写了四十多幅对联,全部卖出,他用这些收入又购买了古墨,写了楹联一百余幅。以赠送亲朋好友,还写了“五九纪念扇”四十把,录其《五月九日放歌》,其文辞书法间洋溢着爱国之情,与其卖国贼父亲袁世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袁克文写书法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由待者在两头拉着纸,使其离桌悬空,然后他再提笔濡墨于悬空之纸上任意挥洒。所书之字,力透纸背而纸不损,其用笔力度之把握,恰到好处。他写小字的姿势更为奇特。他嗜吸鸦片烟,往往在床上吞云吐雾,吸足鸦片后,仰卧在床上,一手执笔,一手持纸,凭空仰书,写出来的小楷,娟秀挺劲而毫无歪斜、庸软之病,其把握纸、笔的能力,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10题:

五代的书法大家“杨风子”的外号是怎样得来的?其书法怎样?


正确答案: 五代书法大家杨风子就是杨凝式,其字景度,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人面貌丑陋而天性聪慧,以能诗文、善书法为当时所重。他行事怪诞,不近常情,平日上衙门,前车后马他不要,自己策杖步行,惹得市井平民围观哄笑。有一年临近冬天,他家还没有寒衣,恰巧有朋友来洛阳送给他绵和绢,但他却将绢、绵全部转赠给寺庙。由此种种,人们认为他疯、傻,从此得了个“杨风子”的称号。其实,他不疯也不傻,而是一种隐身自保的方法。当时,朱温篡位当政,为消灭异己,广布密探,朝中大臣,言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祸招灾,甚至祸及亲朋。杨凝式面对黑暗的统治,既有满腔愤懑,但又不敢公开言说,只好装疯卖傻。
虽说杨凝式出身世家,使他在梁、唐、晋、汉、周五代均任高官。然而实际上他很少到任,大半时间他装病闲居,纵情山水,遨游寺观,咏诗题壁,边吟边写,有时直署本名,有时自称“癸己人”、“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不一而足。洛阳一带的庙宇道观几乎都让他写遍了。寺院内的和尚,看到哪些地方还没有留下他的题咏,就把那块墙壁粉饰好。等他一到,看见有墙光洁可爱,就旁若无人,提笔挥洒,直到把墙面写完。他的书法、笔法取之颜、欧,体势纵逸,天真烂漫,姿肆欹斜而又潇散开朗。行距特大,布白新奇,开后世董其昌法门,被人们公认为五代书家第一人。苏东坡就称他为“书中豪杰”。传世墨迹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和《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