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DP(SU0-123V2.11)考试

单选题IP RTPQ依据()进行流量分类。A IP PrecedenceB ACLC DSCPD 特定范围内的UDP端口号

题目
单选题
IP RTPQ依据()进行流量分类。
A

IP Precedence

B

ACL

C

DSCP

D

特定范围内的UDP端口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NAT无法多路传输IPSec数据流。ESP保护的IPSec流量没有包含可见的TCP或UDP报头。 ESP报头位于IP报头和加密的TCP或UDP报头之间,并且使用IP协议号50。因此,TCP或UDP端口号就无法将流量多路传输到不同的专用网主机。ESP报头包含一个名为Security Parameters Index(安全参数索引,SPI)的字段。SPI与明文(plaintext)IP报头中的目标IP地址和IPSec安全协议(ESP或AH)结合起来用于识别IPSec安全关联(SA)。应该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解决办法:通过使用UDP报头封装ESPPDUNAT能够使用UDP端口来多路传输IPSec数据流。跟踪ESP报头中的SPI就不再必要了。
解决办法:通过使用UDP报头封装ESPPDU,NAT能够使用UDP端口来多路传输IPSec数据流。跟踪ESP报头中的SPI就不再必要了。

第2题:

( 40 )在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中,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通常使用

A ) TCP 或 UDP 端口号

B ) IP 地址

C ) CPU 序列号

D ) MAC 地址


正确答案:A

第3题:

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常用的分类方式有()?

A.协议

B.TCP和UDP端口号码

C.源IP地址

D.物理端口号码


参考答案:A, B, C, D

第4题:

IP RTPQ依据()进行流量分类。

A.IP Precedence

B.ACL

C.DSCP

D.特定范围内的UDP端口号


参考答案:D

第5题:

动态NAT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时间一个公用IP能被多个内部主机使用

B.需要检查TCP,UDP端口号

C.不检查TCP,UDP端口号

D.主机与公网通讯关闭后不会释放出公用IP


参考答案:C

第6题:

文中( 3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源和目标IP地址、MAC地址

B.源IP地址、ATM VPI/VCI

C.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D.源和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正确答案:C

第7题:

TCP和UDP具有多路复用功能。与此相关的协议头字段是(18)。

A.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B.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

C.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

D.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正确答案:D
解析:传输层通过16位的源端口号和16位的目的端口号这两个字段来体现TCP或UDP协议的多路复用功能。

第8题:

为了进行第三层的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根据______等信息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

A.源和目标IP地址、MAC地址

B.源IP地址、ATM VPI/VCI

C.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D.源和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


正确答案:D
解析:为了进行第三层的路由选择,IP交换控制器必须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并加上数据流描述符,分类的依据是源和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控制模块检查每一个数据分组携带的源和目标IP地址、TCP/UDP端口号就可以知道当前分组属于哪个数据流。如果后继数据分组与Cache中的网络流描述符匹配的话,就直接由ATM交换模块完成交换,而不必经过传统的存储/转发处理。

第9题:

关于QoS中的IP RTPQ的优缺点说法正确的是()。

A.在WFQ或CBQ中增加了一个低时延队列,保证VOIP报文的及时处理

B.限制了IP RTPQ队列带宽大小,防止出现饿死现象

C.流分类手段贫乏

D.只能识别UDP目的端口号在一定范围之内且为奇数的流量


参考答案:A, B, C

第10题:

在部署Qos的时候,可以使用PBR来进行流量分类和标记,可以依据ACL定义的规则(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和数据包的长度范围进行分类,然后修改数据包的DSCP或IP Precedence字段进行标记。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