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实践能力

单选题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有(  )。A HDC/AHSCTB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C 换用BEACOPP方案D 换用Stanford V方案E 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F 全身电子线放疗

题目
单选题
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有(  )。
A

HDC/AHSCT

B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C

换用BEACOPP方案

D

换用Stanford V方案

E

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F

全身电子线放疗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经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治疗有效,且病灶缩小,仅剩右颈淋巴结,应考虑受累野放射治疗。换用化疗方案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缓解率。高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往往用于放化疗失败或者治疗达CR后的巩固治疗,此时并不合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早期霍奇金病的治疗方案为()。

  • A、大剂量全淋巴结照射
  • B、单纯ABVD化疗
  • C、放疗+生物治疗
  • D、单纯MOPP6周期化疗后次全淋巴结照射
  • E、4-6周期ABVD化疗后受累野照射

正确答案:E

第2题:

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月余"入院。患儿近1月来现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何种治疗()。

  •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 B、换用StanfordV方案
  • C、换用BEACOPP方案
  • D、HDC/AHSCT
  •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 F、全身电子线放疗

正确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判断患者分期和预后,还需检测的指标是A、ESR

B、胸部CT

C、腹部CT

D、盆腔CT

E、血清LDH

F、肿瘤标志物

若该患者其他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疾病分期为A、ⅠA期

B、ⅡA期

C、ⅢA期

D、ⅣA期

E、ⅣB期

F、ⅠB期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可选择A、MOPP方案

B、ABVD方案

C、MOPP/ABVD方案交替

D、Stanford Ⅴ方案

E、HDC/AHSCT

F、分子靶向治疗

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换用Stanford Ⅴ方案

C、换用BEACOPP方案

D、HDC/AHSCT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F、全身电子线放疗

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设野正确的是A、右半颈野

B、全颈野

C、斗篷野

D、右颈小野(仅包括残留淋巴结)

E、小斗篷野

F、大斗篷野

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A、20~25Gy

B、26~30Gy

C、30~40Gy

D、40~45Gy

E、45~50Gy

F、50~55Gy

若患者经放化疗2年后,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该采取的治疗是A、ABVD方案化疗

B、Stanford Ⅴ方案化疗

C、纵隔放疗

D、HDC/AHSCT

E、手术

F、最佳支持治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CD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BCDE


问题 4 答案:E


问题 5 答案:B


问题 6 答案:B


问题 7 答案:ABCD

第4题:

单选题
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有(  )。
A

HDC/AHSCT

B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C

换用BEACOPP方案

D

换用Stanford V方案

E

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F

全身电子线放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经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治疗有效,且病灶缩小,仅剩右颈淋巴结,应考虑受累野放射治疗。换用化疗方案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缓解率。高剂量化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往往用于放化疗失败或者治疗达CR后的巩固治疗,此时并不合适。

第5题: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Ⅰ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 A、手术
  • B、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 C、更换化疗方案
  • D、纵隔放疗
  • E、自体干细胞移植

正确答案:D

第6题: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

  •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 B、换用StanfordⅤ方案
  • C、换用BEACOPP方案
  • D、HDC/AHSCT
  •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 F、全身电子线放疗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病",诊断为霍奇金病工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 B、纵隔放疗
  • C、更换化疗方案
  • D、手术
  • E、自体干细胞移植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男,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病", 诊断为霍奇金病Ⅰ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 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纵隔放疗

C、更换化疗方案

D、手术

E、自体干细胞移植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

  •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 B、换用StanfordV方案
  • C、换用BEACOPP方案
  • D、HDC/AHSCT
  •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 F、全身电子线放疗

正确答案:E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Ⅰ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A

手术

B

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C

更换化疗方案

D

纵隔放疗

E

自体干细胞移植


正确答案: A
解析: 纵隔霍奇金淋巴瘤化疗6周期后仍有残留,可对纵隔行放疗,争取达到完全缓解。此时更换化疗方案和自体干细胞移植都不恰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