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单选题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29238.4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71409.1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52773.2亿元。2012年末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能通过题干中所给出的统计指标,计算得到()。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例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

题目
单选题
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29238.4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71409.1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52773.2亿元。2012年末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能通过题干中所给出的统计指标,计算得到()。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假设2007年末某商业银行的有关指标如下:人民币贷款余额500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100亿元;表内外加权风险资产为3000亿元,资本净额180亿元;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为9亿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下列指标中,属于银行信用风险监测指标的是()。
A:不良资产率
B: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C:资本充足率
D:流动性比例

答案:A,B
解析: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表内外风险加权资产总额*100%=180/3000=6%。


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余额*=100/5000*100%=2%。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9/180*100%=5%。


信用风险监测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等指标。流动性比例是衡量流动性风险的指标。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般不应高于10%;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应低于8%;不良贷款率一般不应高于5%。可见,ACD三项符合题意。

第2题:

(2014真题) “实际投资额占全部开发投资总额的60%”按统计指标分类为()。

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又称比重指标,是指现象总体经过分组后由各组有关数值与总体相应总值对比的综合指标。

第3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我国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2.0亿元(其中,最终消费186905.3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91690.8亿元),年末人口数为134091万人。 根据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不包括(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综合法

D.支出法


正确答案:C
(1)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十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增加值之和。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即追加到中间投入上的价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其中收入法又叫分配法。

第4题:

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29238.4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71409.1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52773.2亿元。2012年末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2012年我国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额为()。

  • A、86041.4亿元
  • B、14632.3亿元
  • C、205056.1亿元
  • D、157450.5亿元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地区2011年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亿元,其中最终消费1869.3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916.8亿元。2010年末人口数为1340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述问题:使用题目中所给的四个统计指标,可以计算得到()。

  • A、结构相对指标
  • B、强度相对指标
  • C、比例相对指标
  • D、比较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容积率作为统计指标,属于( )。

A、结构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指标是指取自两个不同性质的总体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综合指标。

第7题:

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29238.4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71409.1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52773.2亿元。2012年末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不包括()。

  • A、生产法
  • B、收入法
  • C、产品法
  • D、支出法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不能通过题干中所给的四个统计指标,计算得到(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S

不能通过题干中所给的四个统计指标,计算得到(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正确答案:C
(4)本题目所考核的知识点为“相对指标”,《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2013版)》的第四章对此知识点有详细阐述。结构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特征的各部分,以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题干中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中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它是总体内部各不同部分的数值进行对比的比值,题干中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的比值属于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题干中国内生产总值与年末人口数的比值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第9题:

某地区2011年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12.0亿元,其中最终消费1869.3亿元,资本形成总额1916.8亿元。2010年末人口数为1340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述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包括()。

  • A、生产法
  • B、收入法
  • C、支出法
  • D、分配法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2012年按支出法核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29238.4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90423.8亿元,政府消费71409.1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52773.2亿元。2012年末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如果2012年我国增加值率为30%,则总产出为()。

  • A、1764128.0亿元
  • B、158771.52亿元
  • C、407106.46亿元
  • D、688009.92亿元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