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简述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教育本质论”的观点。

题目
简述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教育本质论”的观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育无目的论主要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


正确答案:√
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第2题:

杜威的教育理论包括他的()。

A.心理学理论

B.教育目的论

C.教育学理论

D.教育本质论


参考答案:BCD

第3题:

简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组、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募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扣识技能,这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的改组、改造”。
(2)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夕、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4)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②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5)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次,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第4题:

“教育无目的论”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  )


答案:对
解析:
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第5题:

简要回答杜威关于幼儿教育的观点,并评价杜威幼儿教育思想的合理之处与不足。


参考答案:(一)论幼儿期的重要性
杜威明确指出,幼儿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内,为人生的事业、爱好、习惯等方面打下基础,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应该重视对这个阶段儿童的研究和教育。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要从一出生就开始,他强调了人生最初几年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最初的学习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论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杜威提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内容是游戏活动。杜威认为是、儿童是非常喜爱游戏的,因为游戏最能体现其活动本能。他指出游戏也有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促进儿童道德和智力的成长。因此他要求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游戏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儿童本能生长。
关于游戏内容,杜威指出,为儿童安排的游戏应该符合儿童的本能和兴趣需要,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
除了游戏以外,杜威还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组织其他活动课程,如折纸、照料植物、讲故事、唱歌、戏剧表演、制作玩具等。杜威还对幼儿的文化学习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并不完全反对幼儿学习书写和阅读,但是他强调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施教,反对过早地让幼儿学习文化、过多地占用儿童宝贵的时间。杜威的这一观点是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偏重智育的倾向而提出来的,他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有其积极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第6题:

简述杜威论教育的本质的观点。


参考答案:(1)教育即生活 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2)教育即生长 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的生长的过程。“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3)学校即社会 教育就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第7题:

在杜威的教育本质论中,其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做合一

B.学校即社会

C.教育即生活

D.发展理智


参考答案:BC

第8题:

阐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因此从广义上讲教育就是社会生活的延续,教育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儿童生活本身即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因此教育的内容应与儿童相关的生活经验,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为一体,着重培养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第9题:

杜威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在做中学”,注重实效.

第10题:

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思想源自杜威的教育 思想。


答案:对
解析:
这一表述是正确的。 (1)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指出,传统 的课堂教学将书本看作唯一的教育资料,把读书 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全部内容,人的观 念被书本严重地束缚住了,学校成为“知识的牢 狱”。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 去寻找"活教材”,才能摒弃传统教育的严重 弊端。 (2) 陈鹤琴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3) “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为历来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 和生活特点,陈鹤琴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4) “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即能体现儿童生活整体性和连贯性的“五指活动” (“五组活动”)形式,也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卫 生、体育、营养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时事等)、儿童科学活动(包括生、数、理、化、地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美、工等)、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写、说、译等)。 (5) 这些理念无不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