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题目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采用的划分美术学习领域的依据是( )。

A. 学习活动
B. 艺术门类
C. 工具媒材
D. 技法难易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第2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学习的创作活动具体分为(  )。

A.“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
B.“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
D.“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

答案:C
解析: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

第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第4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中的学习领域的组成部分的是( )。

A.目标
B.学习活动内容
C.学习活动建议
D.评价要点

答案:B
解析:
B选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个部分组成综上,B选项正确。

第5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建议中,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
A.根据游戏、童话或故事,进行表现
B.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以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写实训练


答案:C
解析:
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是:(1)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2)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4)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5)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6)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第6题:

如何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答案:
解析: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衔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第7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学习目的是( )。


A.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描绘能力
B.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
C.形成艺术观念和提高制作能力
D.形成设计风格和提高观察能力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理解及学习内容的对应关系。《标准》明确指出了通过这一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目标。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故B正确。

A项:形成创新意识为设计应用领域要求,提高描绘能力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要求。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形成艺术观念为欣赏评述领域要求,提高制作能力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要求。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形成设计风格为设计应用领域要求,提高观察能力属于欣赏评述领域要求。故与题意不符,排除。

第8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试列举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主要策略。


答案:
解析:
(1)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讲授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历史情景剧、辩论赛、诗词朗诵等引入教学过程。 (2)历史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善于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历史教师应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利用节假日和活动实践课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校外历史资源,开阔学生眼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历史教师采用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语言讲授相关内容,注意师生间的互动。历史教师讲课时的妙语连珠、声情并茂,可以克服纯语言讲授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创造性观点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9题:

列举三项或以上初中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内容。


答案:
解析:
(1)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2)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3)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第10题:

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举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包括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恩(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和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