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

病人,男性,18岁。自儿童时期起哮喘即反复发作。昨天上午因受凉感冒而致哮喘再次发作,初起感胸闷、鼻痒,后即咳嗽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继之气急明显,不能平卧,口唇发绀,鼻翼扇动。虽经口服磺胺药、氨茶碱、麻黄素等,仍未控制。因病情加剧而于今天下午来院急诊。拟诊断为A、外源性哮喘B、内源性哮喘C、混合源性哮喘D、心源性哮喘E、哮喘持续状态

题目

病人,男性,18岁。自儿童时期起哮喘即反复发作。昨天上午因受凉感冒而致哮喘再次发作,初起感胸闷、鼻痒,后即咳嗽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继之气急明显,不能平卧,口唇发绀,鼻翼扇动。虽经口服磺胺药、氨茶碱、麻黄素等,仍未控制。因病情加剧而于今天下午来院急诊。拟诊断为

A、外源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混合源性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哮喘持续状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A、胸闷、咳嗽

B、出汗、微绀

C、鼻痒、喷嚏

D、双肩耸起

E、呼气延长伴哮鸣音


参考答案:E

第2题:

气管哮喘的男性病人,昨天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经口服氨茶碱、磺胺药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初步诊断为( )

A.外源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混合性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哮喘持续状态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者,女,20岁,患有哮喘。昨日上午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经抗感染、口服氨茶碱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应拟诊为

A、内源性哮喘

B、外源性哮喘

C、心源性哮喘

D、哮喘持续状态

E、混合性哮喘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18岁。自儿童时期起哮喘即反复发作,昨天上午因受凉感冒而致哮喘再次发作,目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抗炎药是( )

A.荼碱类
B.色甘酸钠
C.抗胆碱能药
D.糖皮质激素
E.β受体激动剂

答案:D
解析:
β受体激动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代表药物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色甘酸钠可预防哮喘发作。

第5题:

患者男性,48岁。患有哮喘20年,一天前凌晨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经口服氨茶碱、支气管扩张剂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诊为哮喘持续状态,护理重症哮喘患者时,错误的是

A、安排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
B、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C、限制水的摄入
D、痰多黏稠者可作药物雾化吸入
E、守护在床边,加强心理护理

答案:C
解析: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鼓励饮水,饮水量>2500ml/C。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防止便秘。重症者应给予静脉输液,注意补液速度,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

第6题:

患者,男性,48岁。患有哮喘20年,一天前凌晨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经口服氨茶碱、支气管扩张剂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应拟诊为

A.外源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混合性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哮喘持续状态


正确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性,18岁,患有哮喘。昨天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经抗感染、口服氨茶碱治疗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应拟诊为

A、外源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混合性哮喘

D、心源性哮喘

E、哮喘持续状态


参考答案:E

第8题:

患者男性,18岁,患有哮喘。昨天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气急明显,口唇紫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经口服氨茶碱、磺胺药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应拟诊为

A.哮喘持续状态

B.混合性哮喘

C.内源性哮喘

D.外源性哮喘

E.心源性哮喘


正确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20岁,患有哮喘。昨日上午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经抗感染、口服氨茶碱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应拟诊为

A.外源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心源性哮喘
D.哮喘持续状态
E.混合性哮喘

答案:D
解析:
患者哮喘发作,常规治疗无效,持续时间在24小时以上,应拟诊为哮喘持续状态。

第10题:

社区某男性病人,18岁,自儿时起就有哮喘反复发作史。前一天上午病人因受凉感冒而导致哮喘的再次发作,初起感胸闷、鼻痒,后即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继之气急明显,不能平卧,口唇发绀,鼻翼扇动。虽经口服磺胺类药、氨茶碱、麻黄碱等,症状仍未控制。第二天下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你认为病人可能出现了哪种类型的哮喘

A.内源性哮喘
B.外源性哮喘
C.混合性哮喘
D.哮喘持续状态
E.心源性哮喘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