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下列关于煎煮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 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 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

题目
下列关于煎煮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或温热(60~80℃)条件,适用有效成分遇热不稳定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的中药
B.常温下不断向粉碎中药材中添加新鲜溶剂,消耗溶剂量大、费时、操作麻烦
C.加水煮沸,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适用
D.用易挥发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缺点是对热不稳定成分不适用,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
E.实验室常用索氏提取器操作,优点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耗时较长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煎煮法是中药材加入水浸泡后加热煮沸,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的方法。此法简便,但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的中药材不宜用此法。A选项为浸渍法,B选项为渗漉法,D选项为回流提取法,E选项为连续回流提取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煎煮青黛时,应选用下列哪种煎煮法:( )

A、先煎

B、后下

C、另炖

D、包煎

E、溶化


参考答案:D

第2题:

以下关于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剂是以煎煮法制备得来的

B、为干燥固体制剂

C、一般用做内服

D、以皮为原料的胶剂多有补血作用

E、生产上多用夹层煎药锅煎取胶汁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下列何项是银翘散的正确煎煮法( )

A.先煮银花、连翘,再下余药

B.全方十味久煎

C.苇根煎汤,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D.先煎荆芥、豆豉,再下余药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银翘散,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人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第4题:

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羚羊角煎服,1~3g
B.天麻煎服,3~9g
C.代赭石入汤剂,5~10克

答案:A,B,C
解析:
本章药物大多既可煎服也可研末吞服,但用量迥异,因此此考点为高频考点。代赭石煎服,9~30g,打碎先煎;入丸、散,每次1~3g。羚羊角煎服1~3g,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 6g。天麻煎服,3~10g;研末冲服,每次1~1. 5g。地龙煎服,5~10g,鲜品10~20g;研末吞服,每次1~2g。

第5题:

芦根的煎煮法为

A.煎汤代水

B.先煎

C.后下

D.烊化

E.包煎


参考答案:A

第6题:

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A.煎膏剂含较多的的糖和蜜,药物浓度高,稳定性较差

B.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多用于慢性疾病

C.煎膏剂一般多采用煎煮法

D.煎膏剂中加入糖和蜜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E.煎膏剂返砂的原因与煎膏剂中总糖量和转化糖量有关


正确答案:BCDE

第7题:

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溶化黄油的最佳方法是( )和微波溶化法。

A.双煮法

B.烤化法

C.煎化法

D.水煮法


正确答案:A

第9题: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葛根的煎煮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兑服
E.冲服

答案:A
解析:
葛根黄芩黄连汤属解表清里剂。其中葛根重用,煎时先煮葛根,而后纳诸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也有认为葛根先煎"以断太阳阳明之路"。

第10题: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葛根的煎煮法是(  )
A.先煎
B.后下
C.另煎兑服
D.包煎


答案:A
解析:
葛根黄芩黄连汤属解表清里剂。其中葛根重用,煎时先煮葛根,而后纳诸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也有认为葛根先煎“以断太阳阳明之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