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患者,女性,55岁,“踝关节疼痛”达半月余。入院后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其余无明显异常。医院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治疗用药为: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吸入,2次/日。别瞟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机为()。A痛风发作急性期B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D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E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

题目
患者,女性,55岁,“踝关节疼痛”达半月余。入院后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其余无明显异常。医院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治疗用药为:别嘌醇片100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5g,口服,3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吸入,2次/日。别瞟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机为()。

A痛风发作急性期

B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

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

D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

E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机为
A:痛风发作急性期
B: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
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
D: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
E: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

答案:B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2题: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别嘌醇100mg 口服,3次/日
碳酸氢钠片0.5g 口服,3次/日
肾炎康复片1片 口服,2次/日

关于别嘌醇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查看材料

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B.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
C.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
D.抗氧化,减少再灌注期自由基产生
E.有助于组织内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答案:C
解析:
抑制尿酸生成抑制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和尿尿酸含量。防止尿酸形成结晶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有助于痛风患者组织内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第3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关于别嘌醇药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
B: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
C: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
D:抗氧化,减少再灌注期自由基产生
E:有助于组织内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答案:C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4题: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别嘌醇100mg 口服,3次/日
碳酸氢钠片0.5g 口服,3次/日
肾炎康复片1片 口服,2次/日

别嘌醇用于治疗痛风时的用药时机为查看材料

A.痛风发作急性期
B.关节炎症控制后1~2周
C.痛风急性炎症症状还未完全消失时
D.与痛风发作无关,痛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可使用
E.关节炎症完全消失4周以上

答案:B
解析:
别嘌醇的临床应用注意中说明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应用。

第5题: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别嘌醇100mg 口服,3次/日
碳酸氢钠片0.5g 口服,3次/日
肾炎康复片1片 口服,2次/日

患者服用碳酸氢钠片的作用是查看材料

A.碱化尿液,利于排酸
B.中和胃酸,利于药物吸收
C.碱化尿液,防止尿酸沉积
D.预防痛风结石形成
E.促进尿酸分解、排泄

答案:A
解析:
碳酸氢钠是一种抗酸剂,口服后可迅速中和胃酸,解除胃酸过多或烧心症状。此外,它也有一定的碱化尿液的效果。

第6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该患者应使用哪种药物以缓解痛风急性发作
A:秋水仙碱
B:阿司匹林
C:别嘌醇
D:丙磺舒
E:水杨酸钠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7题:


患者,女,63岁。以"脚趾疼痛3天"之主诉入院。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65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秋水仙碱片0.5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3g,口服,3次/日;塞来昔布胶囊200mg,口服,1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吸入,3次/日。

下列哪个药物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减轻其毒性( )
A.维生素B
B.维生素C
C.维生素B
D.丙磺舒
E.硫辛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临床应用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禁忌证。维生素B6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减轻其毒性。痛风发作急性期禁用抑酸药别嘌醇。痛风缓解期用排酸药和抑制药,症状控制后患者可长期(乃至终身)服用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或苯溴马隆预防复发。塞来昔布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禁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患者、对磺胺类过敏患者及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痛风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除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外),症状控制不佳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对症治疗。故答案选ACADB。

第8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47岁。因“踝关节疼痛半月余”就诊。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56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患者服用碳酸氢钠片的作用是
A:碱化尿液,利于排酸
B:中和胃酸,利于药物吸收
C:碱化尿液,防止尿酸沉积
D:预防痛风结石形成
E:促进尿酸分解、排泄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痛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合理用药。(1)痛风急性期应控制关节炎症和发作,抑制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趋化,减少细胞坏死,缓解疼痛发作,应首选秋水仙碱。(2)使用丙磺舒时应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利于尿酸排出。(3)别嘌醇应在痛风急性关节炎症症状完全控制后才可使用(一般急性发作后1~2周),以免使组织中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水平下降速度过快,促使关节痛风石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故答案选AACB。

第9题:

患者女,63岁。以“脚趾疼痛3天”之主诉人院,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65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



下列哪个药物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减轻其毒性

A.维生素B6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2
D.丙磺舒
E.硫辛酸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临床应用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禁忌证。维生素B6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减轻其毒性。痛风发作急性期禁用抑酸药别嘌醇。痛风缓解期用排酸药和抑制药,症状控制后患者可长期(乃至终身)服用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或苯溴马隆预防复发。塞来昔布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禁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对磺胺类药过敏患者及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痛风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除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症状控制不佳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对症治疗。

第10题:


患者,女,63岁。以"脚趾疼痛3天"之主诉入院。查体:大致正常。辅助检查:尿蛋白(+),血肌酐165μmol/L,血尿酸650μmol/L,余无明显异常。诊断: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医嘱:秋水仙碱片0.5mg,口服,3次/日;碳酸氢钠片0.3g,口服,3次/日;塞来昔布胶囊200mg,口服,1次/日;肾炎康复片1片,吸入,3次/日。

患者痛风症状控制后,可长期服用哪种药物预防痛风发作( )
A.丙磺舒
B.塞来昔布
C.美洛昔康
D.秋水仙碱
E.碳酸氢钠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抗痛风药的临床应用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禁忌证。维生素B6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减轻其毒性。痛风发作急性期禁用抑酸药别嘌醇。痛风缓解期用排酸药和抑制药,症状控制后患者可长期(乃至终身)服用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或苯溴马隆预防复发。塞来昔布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禁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患者、对磺胺类过敏患者及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患者。痛风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除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外),症状控制不佳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对症治疗。故答案选ACAD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