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税务师(CTA)

悦达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50万元。2005年度计算纳税所得时的调整项包括超过扣除标准的坏账准备50万元和取得的投资收益100万元(被投资企业适用税率为15%)两项,2005年度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为40万元(假设全部在税前列支)。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05年该公司已获利息倍数为( )。A.25.75B.26.75C.27.25D.29.75

题目

悦达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50万元。2005年度计算纳税所得时的调整项包括超过扣除标准的坏账准备50万元和取得的投资收益100万元(被投资企业适用税率为15%)两项,2005年度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为40万元(假设全部在税前列支)。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05年该公司已获利息倍数为( )。

A.25.75

B.26.75

C.27.25

D.29.7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悦达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全年度所得税费用为150万元,计算纳税所得时的调整项包括超过扣除标准的坏账准备50万元和取得的投资收益100万元(被投资企业适用税率为15%)两项,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为40万元(假设全部在税前列支)。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当年已获利息倍数为( )。

A.25.75

B.26.75

C.27.25

D.29.75


正确答案:C
解析:利润总额=150÷15%-50+100=1050(万元) 已获利息倍数=(1050+40)÷40=27.25

第2题:

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27.5万元,其中含从联营的内资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55.5万元,联营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当年享受定期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实际征税比例为7.5%)。该公司2005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 )万元。

A.33.75

B.34.56

C.35.51

D.39.06


正确答案:B

第3题:

甲企业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2005年前所得税税率为30%,从2005年1月1日起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初“递延税款”为贷方余额3万元,2005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本年度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4万元,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3万元,支付违法经营罚款1万元。则2005年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5.04

B.65.64

C.65.31

D.64.71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税率变动而调整递延税款的金额(贷方)=3÷30%×(33%-30%)=0.3(万元);2005年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0-3+1)×33%+0.3=65.64(万元)。或:[(200 -3+1)+3-4]×33%+[(4-3)×33%+0.3]。

第4题:

A公司2004年9月26日对B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占B上市公司表决权资本30%,A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对B上市公司的投资,A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度A公司实现税前利润5000万元,B公司实现净利润3400万元,B公司2005年度没有宣告分派现金股利。A公司2005年度除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外,发生其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00万元,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60万元,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为递延税款贷项183.2万元,则A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1366.2

B.1386.2

C.1466.8

D.1529.4


正确答案:D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贷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借方。 2005年度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400×30%)/(1-15%)(33%-15%)=216(万元)(贷方)  
2005年度发生的其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200×33%=66(万元)(贷方)  
2005年度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60×33%=118.8(万元)(借方)  
2005年度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为递延税款贷项183.2万元,则2005年度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为118.8+183.2-216-66=20(万元)  
A公司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3400×30%-200+360+183.2/33%=4695.15(万元)  
A公司2005年度应纳税额=4695.15×33%=1549.4(万元)  
故:A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1549.4-20=1529.4(万元)  
注:  
①存在投资收益情况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②若同时存在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情形,则应纳税额为:(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适用税率+分派现金股利补税额 

第5题: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目前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第6题:

华德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贷方余额为3600元,本期新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4200元,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 )元。

A.4320

B.5706

C.6534

D.7050


正确答案:D
解析: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贷方余额为:3600+3600/15%×(25%- 15%)+4200×25%=7050(元)

第7题:

某企业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2005年前所得税税率30%,从2005年1月1日起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初“递延税款”为贷方余额6000元,本年度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40000元,可抵减时间差异30000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20000元,支付违法经营罚款10000元。则2005年末“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为( )元。

A.9000

B.9300

C.9900

D.6600


正确答案:C
解析:2005年年初递延税款余额为6000元,债务法下由于税率变更产生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6000/30%×(33%-30%)=600(元),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40000×33%=13200(元),本期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30000×33%=9900(元),所以期末递延税款的贷方余额=6000+600+13200- 9900=9900(元)。

第8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应当采用()核算所得税。

A.应付税款法

B.递延法

C.利润表债务法

D.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正确答案:D

第9题:

甲公司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当年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业务招待费超标10万元,由于会计核算采用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使企业该年度固定资产少提折旧10万元。该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业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该年度的净利润为( )万元。

A.134

B.127.4

C.140.6

D.147.5


正确答案:D
解析:应纳税所得额=200+10-10=200万元,应交所得税=200×25%= 50万元,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10×25%=2.5万元,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 50+2.5=52.5万元,2007年净利润=200-52.5=147.5万元。

第10题:

某公司200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当年在 管理 费用中列支的业务招待费超标10万元,由于会计核算采用的折旧方法与税法规定不同使 企业 2002年度固定资产少提折旧10万元。该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业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2002年度的净利润为( )万元。

A.13.4

B.127.4

C.140.6

D.130.7


正确答案:D
应纳税所得额=200+10-10=200万元,应交所得税=200×33%=66万元,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10×33%=3.3万元,所得税费用本期发生额=66+3.3=69.3万元,2002年净利润=200-69.3=130.7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