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题目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杆AB的A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与水平面夹角为 30°,杆重为P,如图所示,B处有摩擦,则杆AB平衡时,B处的摩擦力与x方向的夹角为(  )。




A、90°
B、30°
C、60°
D、45°

答案:B
解析:
分析AB杆受力,易得AB杆受力图如题50解图所示,即有B处的摩擦力与x方向的夹角30°。


第2题:

如图所示,结构由AB、BC、CE三杆铰接而成,A处为固定端,杆重不计,铰C上作用一铅垂力P,则二力杆为(  )。

A.AB、BC、CE
B.BC、CE
C.AB
D.均不是二力杆

答案:B
解析:
在铅垂力P的作用下,此结构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原理,不计自重的刚体在二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二力沿着同一作用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仅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称为二力体,又称二力杆件,故杆BC和杆CE是二力杆。

第3题:

图示杆件AB长2m,B端受一顺时针向的力偶作用,其力偶矩的大小m= 100N* m,杆重不计,杆的中点C为光滑支承,支座A的反力FA的大小和方向为:

A. FA= 200N,方向铅直向下
B. FA = 115. 5N,方向水平向右
C. F

A = 173. 2N,方向沿AB杆轴线
D. FA= 100N,其作用线垂直AB杆,指向右下方

答案:D
解析:
提示:A、C两处反力应构成力偶,而C处反力垂直于AB杆。

第4题:

图示力P作用在BC杆的中点,且垂直BC杆。若,杆重不计。则杆AB内力S的大小为:

A. 1kN B. 0.5kN
C. 1.414kN D. 2kN


答案:B
解析:
提示:研究整体,由方程∑mA = 0,求出FBy;再研究BC (包括C、B铰),由方程∑mc=0可得。

第5题:

如图,半径为R的圆轮以匀角速度作纯滚动,带动AB杆绕B作定轴转动,D是轮与杆的接触点,如图所示。若取轮心C为动点,杆BA为动坐标系,则动点的牵连速度为(  )。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曲杆自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a)中B处约束力比图b)中B处约束力: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提示:根据力偶的性质,处约束力应组成一力偶。

第7题:

如图所示直角杆CDA和T字形杆BDE在D处铰接,并支承如图。若系统受力偶矩为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A约束力的方向为(  )。

A.FA的作用线沿水平方向
B.FA的作用线沿铅垂方向
C.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
D.FA的作用线方向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T字形杆BDE为二力构件,B处约束力沿DB连线,系统整体应满足力偶的平衡,支座A约束力与RB构成力偶与m平衡,则FA的作用线平行于D、B连线,且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8题: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力偶矩为M1,若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所示,则其矩值为:



答案:A
解析:
根据受力分析,A、C、D处的约束力均为水平方向,分别考虑杆AB、杆DC的平衡,采用力偶的平衡方程即可。

第9题:

均质杆AB长为l,重为W,受到如图所示的约束,绳索ED处于铅垂位置,A、B两处为光滑接触,杆的倾角为α,又CD = l/4,则 A、B两处对杆作用的约束力大小关系为:

A. FNA=FNB= 0 B. FNA=FNB≠0 C. FNA≤FNB D.FNA≥FNB


答案:B
解析:
提示:A、B处为光滑约束,其约束力均为水平并组成一力偶,与力W和DE杆约束力组成的力偶平衡。

第10题: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二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M,如图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答案:B
解析:
根据受力分析,A、B、C处的约束力均为水平方向,分别考虑AC、BC的平衡,釆用力偶的平衡方程即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