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类

刘某,男,66岁,退休,2004年10月13日初诊。3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呈刺痛样,以心前区明显,入夜痛甚,伴心悸,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舌质紫暗,脉沉涩。T 36.5℃,P 72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紫暗,脉沉涩。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V、VV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0.1mV。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

题目
刘某,男,66岁,退休,2004年10月13日初诊。3天前突发胸闷,胸痛,呈刺痛样,以心前区明显,入夜痛甚,伴心悸,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舌质紫暗,脉沉涩。T 36.5℃,P 72次/分,R 18次/分,BP 13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舌质紫暗,脉沉涩。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V、VV导联ST段水平下移0.05~0.1mV。既往有冠心病史3年。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胸闷、胸痛,呈刺痛样,心悸等为主要表现,可诊为胸痹心痛,属心血瘀阻证。气郁日久,瘀血内停,络脉不通,故见胸部刺痛;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候。
西医诊断依据:①患者,男,66岁;②胸闷,胸痛,以心前区明显,经含服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③心电图多导联ST段下移。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西医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生地10g 桃仁10g 红花6g 赤芍15g 枳壳10g 柴胡10g 川芎10g 桔梗10g 怀牛膝15g 丹参15g 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0岁。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暗,脉沉涩。证候是

A.痰迷心窍证

B.瘀阻心脉证

C.气滞心脉证

D.心阳虚证

E.痰阻心脉证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 B。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说明患者病位在心。心前区刺痛,舌质紫暗,脉涩,表示瘀血内停,故为瘀阻心脉证。
[命题规律] 考查“瘀阻心脉证”。必须掌握。

第2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胁痛瘀血阻络证的表现

A、胁肋胀痛,走窜不定

B、胁肋刺痛,痛有定处

C、痛处拒按,入夜痛甚

D、胁肋下或见有瘾块

E、舌质紫暗,脉沉涩


参考答案:A

第3题:

患者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涩。治疗宜选用

A.艾叶

B.白芨

C.三七

D.槐花

E.小蓟


正确答案:C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本题所述症状“舌质紫暗,脉沉涩”提示有血瘀证.宜用活血止血药三七。

第4题:

某男,34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舌质紫暗,脉沉涩。治法应当

A.疏肝泻火
B.疏肝理气
C.祛瘀通络
D.滋阴降火
E.益气镇惊

答案:C
解析:
瘀血阻络证[症状]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积块。舌质紫暗,脉沉涩。[治法]祛瘀通络。

第5题:

治疗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涩的病症。宜选用

A.小蓟

B.槐花

C.白及

D.艾叶

E.三七


正确答案:E

第6题:

患者,男,60岁。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暗,脉沉涩。其证候是

A.寒凝心脉证

B.瘀阻心脉证

C.心阳虚证

D.气滞心脉证

E.痰阻心脉证


正确答案:B

84.[解析]本题答案选择B。患者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说明病位在心,刺痛,舌质紫暗,脉涩,提示瘀血,为瘀阻心脉证。每逢秋冬季加重,只能说明寒凝加重其症状,且症状中无明显寒症表现。所以患者不属于“寒凝心脉”。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张某,男,75岁,工人。3年前开始,常因生气或劳累后出现胸闷疼痛,通常为短暂性左侧胸痛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一般都在数分钟内,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在某医院经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心绞痛",开始痛轻,未予重视。半月前,因生气后出现胸痛频发,疼痛加剧,或心前绞痛,痛引肩背,或闷窒疼痛,其痛如刺,常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缓解,两胁胀痛。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心率84次/分,律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暗红,有瘀斑,苔白,脉涩。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律齐,V~V导联广泛ST段轻度下移,T波低平。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中医病证诊断:胸痹,气滞血瘀证西医疾病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第8题:

患者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沉涩。治疗首选的中药是( )。

A.艾叶

B.白及

C.三七

D.槐花

E.小蓟


正确答案:C

第9题:

【病例摘要】
患者,男,54岁。
患者2天前,因与家人发生口角感觉胸闷、憋气,4小时前,突感心前区刺痛,牵引左肩胛及左侧背部,疼痛难忍,伴出虚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但仍有胸闷、气短。
查体:T36.5℃,P80次/分,R21次/分,BP160/100mmHg。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涩。
辅助检查: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QS型,Q波深宽,ST抬高,V~VT波倒置。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心绞痛等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胸闷、憋气2天,伴胸痛4小时。
(2)BP160/100mmHg,急性病容。
(3)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QS型,Q波深宽,ST抬高,V~VT波倒置。
二、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发作时间长,数小时或1~2天,发作不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可见气短;而心绞痛发作时间短,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显著缓解。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情志不舒,气滞血瘀,络脉不通,心血瘀阻,故心前区刺痛,牵引左肩胛及左侧背部,疼痛难忍;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涩均为瘀血阻滞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情志不舒,气滞血瘀,络脉不通,心血瘀阻。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①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②2型糖尿病。
2.中医疾病诊断 胸痹。
3.中医辨证诊断 心血瘀阻。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2.所选方剂名称 血府逐瘀汤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2当归15g、赤芍10g、川芎10g、生地12g、桃仁10g、红花12g、牛膝15g、柴胡6g、枳壳8g、桔梗10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心电监护、血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2.解除疼痛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点。
3.再灌注心肌钙 通道阻滞剂。

第10题:

女,55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2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T:36.8℃,P:78次/分,R:20次/分,BP:BP1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5、V、I、aVL导联的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4.76mmol/L,血粘度增高。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40分钟


正确答案: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是瘀血内停,络脉不通的征象。血属阴,夜亦属阴,两阴相加,瘀血更重,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前胸刺痛反复发作半年,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每次持续2~3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2.心电图检查:V5、V6、I、aVL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
3.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胸痹。
心血瘀阻。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5分)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柴胡10g枳壳10g当归15g赤芍10g。
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郁金15g。
降香10g延胡索10g甘草6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