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题目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采取了怎样的劝说方式?这种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认真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教学实录节选,然后回答问题。

生:(读课文)“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师:这两组句子,相同的词语是:“私、畏、有求。”也就是说,妻、妾、客对邹忌的态度,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民对王的态度是相似的。邹忌从比美的私事想到治国的大事,这种思维方式叫“类似联想”(板书)。他的目的是启发齐王也由生活小事产生类似的联想,去考虑国家大事。邹忌把这两件看似无关的事联系起来思考,找到相似之处,并且得出了结论。请问邹忌的结论是哪一句话?

生:“王之蔽甚矣。”

师:请译成现代汉语。

生:您受到的蒙蔽很大。

师:可以。还可以译成: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这样的语气更接近原文。请想一想,邹忌的这个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他的论据充足吗?他是怎样推导出这个结论的?

生:(思考,沉默)

师:我提示一下。逻辑推理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归纳,二是演绎,三是类比。请问邹忌以私事比国事,从逻辑角度讲运用的是哪一种推理?

生:好像是类比。

师:“好像是”,不太有把握。我们来分析一下,邹忌与徐公比美,之所以“美我”,妻是因为“私”,妾是因为“畏”,客是因为“有求”(指板书)。而齐王呢,宫妇左右“私”王,臣“畏”王,民“有求”于王。(板书)

邹忌 (妻)私 (妾)畏 (客)有求蔽

齐王 (左右)私 (臣)畏 (民)有求蔽

齐王 蔽

师:妻“私”、妾“畏”、客“有求”的结果是邹忌受到蒙蔽,那么,由此推知,齐王左右“私”、臣 “畏”、民“有求”的结果,也必然是受到蒙蔽。这是一个由个别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典型实例。因为两事物的相似点很多,一一对应,论据是充足的,所以结论是能够成立的。再比较一下:“美”邹忌的只有一妻一妾一客,而蒙蔽齐王的人就多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民“莫不”有求于王,全国上下,人人如此,“王之蔽”还不甚吗?邹忌的结论不仅站得住脚,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板书“类比推理”)邹忌的谏辞,运用类比推理,启发齐王产生类似的联想,从浅显的比喻中领悟深刻的道理,多么委婉动听,多么富于艺术性、启发性!

(1)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请联系教学实际说明它是如何贯彻执行这项教学原则的。(5分)


正确答案:
(1)①丰富语言,促进智力发展;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③结合课文教学,组织必要的专门的智力训练;④发展智力的各个组成因素;⑤培养非智力因素。(联系教学实际说明略)

第2题: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正确答案:

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第3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 (2)王之蔽甚矣 蔽:___________

(3)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 (4)期年之后 期年: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偏爱。(2)受蒙蔽。(3)间或,偶然。(4)满一年。

第4题: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孰视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时时而间进


正确答案:
1) 长,这里指身高(只答“身高”也可)
2) “孰”同“熟”,仔细(只答“仔细”也可)
3) 偏爱
4) 偶尔(偶然、间或)

第5题: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韩子卢:犬的名字。东郭逡:兔的名字。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罢:同,与前面的意思相同。田父:农夫。以顿:以同;顿:困顿、疲弊。谢:辞谢、辞退。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臣之妻私臣

  今齐地方千里

  时时而间进

  天下之疾犬也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译:

  8.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答:

  9.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4分)

  答:


二、
   6.
偏爱方圆,纵横间或,偶然快,急速(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7.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8.
甲文中邹忌劝谏的目的是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以富国强民。乙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让齐王放弃伐魏的计划,以避免两败俱伤,别国渔利。(4分,各2分)
   9.
二者使用劝谏方法的相同之处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说理)的方法。不同之处是邹忌以身边事说理,真实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动形象。齐威王意识到自身问题后欣然纳谏并主动改变自己的做法;齐王因惧怕后果而被动放弃原有打算。(共4分。第一问2分,答对的内容各得1分;第二问得2分,能分别答出与主动被动相近的内容即判对,各得1分)

第6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8-10题。(8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粗的词语。(2分)

诚: 间:


正确答案:
诚:的确,实在    间:偶尔

第7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关?”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正确答案:B

第8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

B.臣之妻私臣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窥镜而自视


正确答案:
D【解析】A.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B.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C.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第9题: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

  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的词。(2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齐地方千里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一)18确实,的确土地方圆(2分。每格1分)19.译文:众大臣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其中关键词面刺”1分)20.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21.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2分)

第10题: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正确答案:
(3)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与市朝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