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

首次规定“八议”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汉律》 B.《曹魏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题目
首次规定“八议”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汉律》
B.《曹魏律》
C.《北魏律》
D.《北齐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历史上首创法典编纂先河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秦律》

B.《法经》

C.《铸刑书》

D.《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经》。《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无论从律典体例、篇章结构、立法宗旨、内容实质等各个方面,《法经》都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二千多年的各代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秦国商鞅变法,即在《法经》六篇基础上,“改法为律”而制定秦律。“汉承秦制”,萧何又以秦律为基础增律三章,制定《九章律》,为魏晋以后各代成文法典所宗。因此,《法经》作为中国古代成文法典之源头,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可见,B项为正确答案,排除A项、C项和D项。

第2题:

首次确立“十恶”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北魏律》

B.《北齐律》

C.《开皇律》

D.《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要点是首创“十恶”制度的封建成文法典。《开皇律》基本内容和篇章体例,较以往的封建法典有较大改革,表现之一就是首次确立“十恶”罪。《开皇律》在北齐“重罪十条”基础上正式形成了“十恶”制度。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D项。注意:虽然《北齐律》首次规定“重罪十条”,但不能将“重罪十条”混淆为“十恶”。

第3题:

“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它包括( )。

A.议亲

B.议故

C.议贤

D.议能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即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人实行优待的政策。

第4题: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律》是我国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B.《汉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C.《唐律疏议》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D.《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成为法定死刑


正确答案:A
商鞅改法为律,使得《秦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封建成文法典。《晋律》是我国第一部法律儒家化的封建成文法典,而不是汉律。故B项错误。《开皇律》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而不是《唐律疏议》。故C项错误。宋朝颁布的《庆元条法事类》首次使凌迟刑成为与绞、斩并用的法定死刑,而不是《大明律》,但《大明律》首次使凌迟刑正式入律。故D项错误。

第5题:

首次附载“六赃图”先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唐律疏议》B.《宋刑统》C.《元典章》D.《大明律》


正确答案:D
虽然《唐律疏议》首次规定了“六赃”犯罪,但《唐律疏议》并未附载“六赃图”,《大明律》首创附载“六赃图”先例,并为《大清律例》所继承。故选D项。

第6题:

首次区分公罪与私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北齐律》

B.《开皇律》

C.《唐律疏议》

D.《宋刑统》


正确答案:B
解析:参考教材虽然在唐朝法律制度部分讲述了公罪与私罪的划分,但该制度并非源于唐朝,而是隋朝。

第7题:

首创刑律总则篇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法经》

B.《曹魏律》

C.《唐律疏议》

D.《大清新刑律》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法经》。战国时期,李悝考查了各国成文法,吸收了各国的立法经验,制定出魏国的基本法典——《法经》,该部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该法典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和具法六篇,其中的具法相当于近现代刑法典的总则篇。具法的确立,开创了我国刑法典总则编纂的先例。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曹魏律》是三国曹魏政权制定的法典,其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将成文法典总则篇置于律首,但成文法典总则篇并非《曹魏律》首创。因此,排除‘B项。《唐律疏议》以名例律为法典总则,名例律来源于刑名律。因此,排除C项。《大清新刑律》将名例律改为总则,但总则篇并非《大清新刑律》首创。因此,排除D项。

第8题:

下面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魏律》中正式确立了“八议”、“官当”制度

B.《唐律疏议>中的“重罪十条”来源于《北齐律》的“十恶”

C.《开皇律》把刑罚分为笞、杖、徒、流、死五种,第一次宣布废除了宫刑,从而结束了肉刑在中国的历史

D.在中国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中首次设立了“奸党罪’’


正确答案:ABCD
57.答案:A、B、C、D 考点:刑法嗣度讲解:《魏律》正式公布了“八议”制度,“官当”制度正式出现在《北魏律》与 <陈律》中。《唐律疏议》中的“十恶”来源于《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开皇律》确立两项制度:封建制五刑和十恶制度,官刑是在南北朝时最终废除的。明太祖年间,首次设立了“奸党罪”。因此,A、B、C、D项错误。

第9题:

关于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封建成文法典的制颁始于《法经》,完结于《大清律集解附例》

B.《永徽律疏》代表了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

C.《大清现行刑律》是我国封建法典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D.《开皇律》首次使得封建成文法典的篇章体例定型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是封建成文法典的综合性考查。《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因此,我国封建成文法典发端于《法经》。中国历史上最后—部封建成文法典是《大清律例》,而不是《大清律集解附例》。可见,A项表述错误。《永徽律疏》颁布于唐高宗永徽年间,该部法典在元朝以后被称为《唐律疏议》。该部法典浯言精练,立法技术高超,以后的封建成文法典,无论从内容、编纂体例,还是从立法技术上看,都不能与之相比。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大清现行刑律》颁布于清末,虽然该部法典不具有近代意义,但是该部法典却废除了许多残酷的封建刑罚和制度,并取消了“诸法合体”的编纂体例,因此,不能认定该部法典属于封建成文法典的体系,C项表述错误。《齐律》将法典篇目确定为十二篇,《开皇律》沿用。可见,篇章体例定型化于《齐律》,而不是《开皇律》,因此,D项表述错误。

第10题:

在我国古代,使封建五刑制度定型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北齐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封建制五刑和《开皇律》。封建五刑制的确立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制五刑(墨、劓、(图片)、宫、大辟)已经相当完备。到了汉代,奴隶制五刑开始发生变化,即通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刑制改革,使得奴隶制五刑中的墨刑演变为髡钳城旦舂(属于劳役刑,劳役刑相当于徒刑);劓刑改为笞三百(汉景帝又改为笞二百);斩左趾改为笞二百(汉景帝又改为笞一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到了南北朝时期,宫刑也开始发生变化,北朝西魏在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下诏禁止宫刑,北齐在天统五年(公元569年)也诏令废止宫刑,宫刑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见,在奴隶制五刑向封建制五刑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肉刑、死刑向笞(鞭)刑、徒刑和死刑转变的过程。宫刑的废除,使得在徒刑和死刑之间缺少中间刑,流刑作为徒刑和死刑的中间刑在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现。北魏时期又对五刑制度加以改革,增加了鞭刑和杖刑,形成了死、流、徒、杖、鞭五种刑罚。隋文帝开皇年间,制定了《开皇律》,《开皇律》在南北朝的五刑制基础上,以笞刑代替鞭刑,把刑罚定型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封建制五刑制度自此正式确立,并一直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