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

急性白血病化疗时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正确的护理措施是A.选择头皮针输入化疗药 B.应尽量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进行注射 C.静注时要快速注药,不应边回抽边注药 D.药物刺激性强时需缓慢输注 E.拔针后局部持续按压1分钟

题目
急性白血病化疗时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选择头皮针输入化疗药
B.应尽量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进行注射
C.静注时要快速注药,不应边回抽边注药
D.药物刺激性强时需缓慢输注
E.拔针后局部持续按压1分钟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A化疗药应推入深静脉,B应尽量在循环功能好的肢体进行注射,C静注是要速度要合适不能太快,E拔针后局部持续按压5分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发生尿酸性肾病,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血尿发生

B、化疗期间每天饮水3000ml以上

C、遵医嘱口服别嘌醇

D、注射药液后,嘱患者1小时排尿一次,持续5小时

E、一旦发生血尿,通知医生停止用药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性,48岁。以急性白血病入院化疗,化疗后第7天,复查血象:血小板计数为15×109/L。此时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观察

A.口腔溃疡

B.药物不良反应

C.脑出血

D.尿道出血

E.尿酸性肾病


正确答案:C
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最强的时间是化疗后7~14天。

第3题:

简述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措施。


正确答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第4题:

急性白血病化疗时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选择头皮针输入化疗药

B、应尽量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进行注射

C、静注时要快速注药,不应边回抽边注药

D、药物刺激性强时需缓慢输注

E、拔针后局部持续按压1分钟


参考答案:D

第5题:

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进行了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术后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

A、防止出血

B、心理护理

C、预防贫血

D、用药的护理

E、预防和控制感染


参考答案:E

第6题:

病人,女性,24岁。发热、皮肤瘀点、月经量增多2周入院。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183.2×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外周血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0×109/L,目前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

A.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B.预防感染

C.预防出血

D.预防尿酸性肾病

E.预防化疗性口腔炎


答案:B

第7题:

病人男性,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防止出血

B、心理护理

C、预防贫血

D、用药的护理

E、预防和控制感染


参考答案:E

第8题:

白血病患者,查白细胞为26×109/L,今日行第1次化疗。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为最需要关注的内容

A.正确使用止吐药

B.心理护理

C.预防感染

D.充分水化、碱化

E.预防出血


正确答案:D
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很高的病人,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大量破坏(化疗时更严重),血清和尿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可沉积于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引起阻塞而发生尿酸性肾结石,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因此,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并碱化尿液,可给予病人别嘌醇,从而抑制尿酸合成。

第9题:

白血病初诊患者,白细胞为26×109/L,今日行第1次化疗,下列护理措施中哪项为最需要关注的内容

A.正确使用止吐药

B.心理护理

C.预防感染

D.充分水化、碱化,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

E.预防出血


正确答案:D
对白细胞超过20×109/L的化疗患者,最危险的不良反应是肿瘤溶解综合征,充分的水化、碱化可预防。

第10题:

白血病护理措施

A、病情观察、预防感染

B、保证休息、活动和睡眠

C、饮食护理

D、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E、以上各项均正确


参考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