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

患者男性,45岁。小肠外伤手术1周后,出现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寒战、高热、腹部出现瘘口,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肠梗阻 B.腹膜炎 C.肠结核 D.溃疡性结肠炎 E.肠瘘

题目
患者男性,45岁。小肠外伤手术1周后,出现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寒战、高热、腹部出现瘘口,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肠梗阻
B.腹膜炎
C.肠结核
D.溃疡性结肠炎
E.肠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E
解析:
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腹壁压痛反跳痛等。手术后患者,有时与原有疾病的症状、体征难以区别,临床医师对病人诉腹胀、没有排气排便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将此归结为术后肠蠕动差、肠粘连等,往往失去了对肠瘘的早期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男性,40岁。腹部外伤手术1周后,出现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寒战,高热,腹部出现瘘口,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肠瘘

B、肠梗阻

C、腹膜炎

D、肠结核

E、溃疡性结肠炎


参考答案:A

第2题:

患者男性,45岁。小肠外伤手术1周后,出现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寒战、高热、腹部出现瘘口,伴有水、电解质紊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肠梗阻

B、腹膜炎

C、肠结核

D、溃疡性结肠炎

E、肠瘘


参考答案:E

第3题:

男性,25岁。因高位小肠瘘1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入肠外营养液,2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B.肺部感染

C.气胸

D.导管性脓毒症

E.咽喉部感染


正确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性,25岁。因高位小肠瘘1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反跳痛。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B.肺部感染
C.气胸
D.导管性脓毒症
E.咽部感染

答案:D
解析:
患者行中心静脉插管,胸腹无异常表现,找不到原因的寒战、高热考虑导管性脓毒症。

第5题:

患者男性,28岁。因高位小肠瘘1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入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B、咽喉部感染
C、气胸
D、导管性脓毒症
E、肺部感染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突然寒战、高热首先考虑为感染,患者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同时有中心静脉管应用两周病史,因此考虑D。

第6题:

患者男性,54岁。腹部外伤手术2周后,出现腹部疼痛、压痛、反跳痛阳性,寒战、高热、腹部出现瘘口,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入院初步诊断为肠瘘。最简单实用的确诊方法为

A、血常规检查

B、口服染料或药用炭检查

C、肝酶谱升高

D、病理学检查

E、影响学检查


参考答案:B

第7题:

男性,30岁,因高位小肠瘘2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入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部感染

B.气胸

C.咽喉部感染

D.导管性脓毒症

E.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正确答案:D
患者突然寒战、高热首先考虑为感染,患者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同时有中心静脉管应用两周病史,因此考虑为选项D。

第8题:

患者,男,28岁。因高位小肠瘘1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入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肺部感染

B、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C、咽喉部感染

D、气胸

E、导管性脓毒症


参考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35岁。左上腹外伤后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下降、全腹轻度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小肠破裂
B.结肠破裂
C.脾破裂
D.肝破裂
E.胃破裂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男性,25岁。因高位小肠瘘1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入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B.肺部感染
C.气胸
D.导管性脓毒症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