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

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A.第3肋间锁骨中线外 B.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 C.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 D.第3肋间锁骨中线内 E.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

题目
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

A.第3肋间锁骨中线外
B.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
C.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
D.第3肋间锁骨中线内
E.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变化,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部分主要为右心室,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5肋间隙,心尖部分主要为左心室。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岁以下小儿的心脏位置较高,多呈现的位置是( )

A、立位

B、横位

C、斜位

D、左前横位

E、右前横位


参考答案:B

第2题:

有关心尖搏动正确的说法有

A.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侧0.5—10 cm处

B.肥胖体型者心尖搏动位置较低

C.消瘦体型者心脏呈垂悬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6肋间

D.二尖瓣狭窄导致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右侧移位

E.视诊最能准确判断心尖搏动的位置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下列关于心脏视诊要点的叙述正确,但哪一项应除外

A、应在温暖环境自然光线下进行

B、患者采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

C、患者上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躯干两侧

D、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视线应与心前区(心尖)呈垂直位置

E、检查者双眼视线与心尖呈切线位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下列关于心脏视诊要点的叙述正确,但哪一项应除外

A.应在温暖环境自然光线下进行
B.病人采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
C.病人两上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躯干两侧
D.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视线应与心前区(心尖)呈垂直位置
E.检查者双眼视线与心尖呈切线位

答案:D
解析:
心脏视诊应在温暖环境自然光线下进行,病人采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病人两上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躯干两侧,视诊心尖搏动时,检查者需蹲下,双眼与胸廓平齐,双眼视线与心前区(心尖)呈切线位。因此答案是D。

第5题:

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

A、第3肋间锁骨中线外

B、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

C、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

D、第3肋间锁骨中线内

E、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


参考答案:B

第6题:

下列关于心脏视诊要点的叙述都正确,但除外哪一项?

A.应在温暖环境自然光线下进行

B.病人采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

C.观察心前区异常隆起和搏动时,两眼应与胸廓同高

D.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应与心尖区呈垂直位置

E.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双眼视线与心尖呈切线位


正确答案:D

第7题:

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呈横位,心尖部分主要为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E.主动脉


参考答案:D

第8题:

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脏位置随人的体型会有改变

B、心脏位置随人的呼吸会有改变

C、吸气末,心脏可呈横位

D、肥胖的人,心脏可呈横位

E、瘦高的人,心脏可呈悬垂位


参考答案:C

第9题:

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在

A、第3肋间隙

B、第4肋间隙

C、第5肋间隙

D、第2肋间隙

E、第6肋间隙


参考答案:C

第10题:

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在

A.第3肋间隙
B.第4肋间隙
C.第5肋间隙
D.第2肋间隙
E.第6肋间隙

答案:C
解析:
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而变化,新生儿心脏位置较高并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心尖部分主要为右心室,2岁以后,小儿心脏由横位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5肋间隙,心尖部分主要为左心室。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