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类

患者女性,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口内残根,Ⅰ度松动需要拔除引起以上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以下哪种细菌菌血症 A.变形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混合细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绿脓杆菌

题目
患者女性,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口内残根,Ⅰ度松动需要拔除

引起以上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以下哪种细菌菌血症
A.变形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混合细菌
D.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E.绿脓杆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47岁。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口腔内有

残根,Ⅰ松动需要拔除。

若在有菌血症时拔牙,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是( )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颊间隙感染

C.颏下间隙感染

D.口腔上颌窦瘘

E.干槽症


正确答案:A
牙拔除术及口腔手术能引起暂时性菌血症的发生,先天性心脏病、风湿热引起瓣膜损害、曾做过心脏修补手术的患者,在有菌血症发生时,皆有导致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因此正确答案选A。

第2题:

女性,53岁,为残根,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Ⅱ级,此患者拔牙应慎重,否则易发生

A.眶下间隙感染
B.颊间隙感染
C.干槽症
D.败血症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答案:E
解析:
试题难度:中,此题为临床知识的记忆性考题,考核的是心脏病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因为题干条件给得很清楚,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因此最易发生的拔牙后并发症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因此应选E。

第3题:

根据下面内容,回答题

患者,女,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l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1级。口内有右下侧切牙、

右下第一磨牙、左下侧切牙及左下第一磨牙残根,1度松动需要拔除。

该患者拔牙,在有菌血症发生时,有可能导致以下哪种严重并发症 查看材料

A.干槽症

B.颊间隙感染

C.口腔上颌窦瘘

D.颏下间隙感染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E
此题暂无解析

第4题:

患者,女,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口内有右下侧切牙、右下第一磨牙、左下侧切牙及左下第一磨牙残根,Ⅰ度松动需要拔除。

引起以上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以下哪种细菌菌血症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混合细菌
D.变形链球菌
E.绿色链球菌

答案:E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性.53岁,贫血病史10余年,全身检查其它未见异常。口内有残根,不松动,需要拔除。

残根如根分叉未破坏,首先应
A.根钳直接拔出
B.挺松整个牙齿
C.分根
D.以上都不正确
E.牙钳直接拔出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患者,女性,33岁,残根,风湿性心脏病史十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

此类致病菌对下述何种抗菌药物敏感
A.甲硝唑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E.氯霉素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患者女,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口内有残根,Ⅰ度松动需要拔除。

引起以上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以下哪种细菌菌血症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混合细菌
D.变形链球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答案:E
解析:

1.口腔是一种污染的手术环境,并且所要拔除的患牙周围通常有慢性感染存在,拔牙操作可能使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一过性的菌血症。大多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而对心血管瓣膜受损类疾病、心力衰竭病人则可能造成严重威胁。风湿性心脏病和其他获得性瓣膜功能不全者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易感人群。故选择E。
2.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血症。故此题选择E。
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24小时后即可产生耐药菌株,且消失慢,2周后仍可存在。故此题选择B。
4.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心瓣膜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接受口腔手术处理所必须的,拔牙需一次性拔除全部患牙,不可多次手术,以防多次拔除多次用药造成机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而易致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故该题选E。

第8题:

根据以下文字,回答 135~138 题:

患者,女,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1级。口内有右下侧切牙、第一磨牙,左下侧切牙残根,Ⅰ度松动需要拔除。

第 135 题 该患者拔牙,在有菌血症发生时,有可能导致以下哪种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

A.干槽症

B.颊间隙感染 ⊙o⊙

C.口腔上颌窦瘘

D.下颌下间隙感染

E.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E

第9题:

患者女,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口内有残根,Ⅰ度松动需要拔除。

对于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分次拔除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分次拔除患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分次拔除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一次拔除全部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一次拔除全部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答案:E
解析:

1.口腔是一种污染的手术环境,并且所要拔除的患牙周围通常有慢性感染存在,拔牙操作可能使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一过性的菌血症。大多情况下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而对心血管瓣膜受损类疾病、心力衰竭病人则可能造成严重威胁。风湿性心脏病和其他获得性瓣膜功能不全者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易感人群。故选择E。
2.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绿色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血症。故此题选择E。
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24小时后即可产生耐药菌株,且消失慢,2周后仍可存在。故此题选择B。
4.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心瓣膜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接受口腔手术处理所必须的,拔牙需一次性拔除全部患牙,不可多次手术,以防多次拔除多次用药造成机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而易致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故该题选E。

第10题:

患者女性.53岁,贫血病史10余年,全身检查其它未见异常。口内有残根,不松动,需要拔除。

患者拔除该牙术后至少多长时间才能行永久性修复
A.1个月
B.3周
C.6个月
D.3个月
E.2周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