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王某是D公司劳动合同制工人,在粉笔车间工作,该车间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粉尘,环境极差。20 1 2年2月,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后,王某被确诊为患有尘肺病,住院3个月后出院上班。出院时,医院根据诊断要求王某不要再从事原岗位劳动了。王某返回D公司后,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要求调离原岗位。但人力资源部2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当王某再次催促人力资源部领导为其调动工作岗位时,人力资源部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王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 劳

题目

王某是D公司劳动合同制工人,在粉笔车间工作,该车间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粉尘,环境极差。20 1 2年2月,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后,王某被确诊为患有尘肺病,住院3个月后出院上班。出院时,医院根据诊断要求王某不要再从事原岗位劳动了。王某返回D公司后,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要求调离原岗位。但人力资源部2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当王某再次催促人力资源部领导为其调动工作岗位时,人力资源部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王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过调查了解,王某在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工作多年,被确诊为尘肺病,有医院诊断的诊断书。尘肺病属职业病。医院认为王某不宜再以事原岗位工作,建议D公司为其调整工作岗位,这是职业病人的合理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王某在确诊患有尘肺病后,D公司人力资源部仍要求其继续从事有毒有害工种违反了职业病保护规定,是违法的,故裁定D公司为王某调换工作岗位。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本案例是一起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不对职工实施劳动安全保护而


引发的劳动争议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D公司的处理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患有尘肺病的劳动者有权享受职业病待遇。尘肺病是一种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对职工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种职业病。


早在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就曾颁布过《尘肺病防治条例》。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必须调离作业岗位,并给予治疗或疗养。在本案中,王某被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为尘肺病,进行了住院治疗,在出院后诊断机构提出其不应再从事原岗位工作。则按规定王某被诊断为尘肺病后,依法应享受职业病待遇;D公司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疗意见,将王某调离原工作岗位。


(2)用人单位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王某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是违法的,侵犯了王某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职业病待遇实行职业灾害保障制度,只要劳动者被确认为患有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无条件地按职业病待遇或有关工伤保险待遇处理。职业病处理有关规定要求对职业病患者调离原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应及时调整。本案王某经诊断被确诊为职业病后,诊断机构向D公司建议调离王某的工作。


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确认之后起2个月内将王某调离原工作岗位,可本案中D公司在王某提出调离要求3个月后,仍不调换王某的工作岗位,甚至找理由进行拖延,这是违法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从事打磨作业3年,经诊断患有尘肺病,但该企业一直未给王某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关于职业病患者相关权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某应向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补助

B、该企业应继续留王某在原岗位工作并增加岗位津贴

C、该企业可以单方面与王某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一定的补偿

D、王某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企业承担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共用题干
王某是某纺织厂新招工作人员,于2008年5月10日与厂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试用期为1年。同年12月,王某自感浑身乏力、恶心,经诊断为生产原料过敏症。王某提出转换工作岗位,要求调到厂部办公室工作。但由于厂部.实行严格的定员标准,企业未能满足其要求。在调换工作未能如愿的情况下,王某一直请病假。厂方于2009年2月,以“试用期内,经考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王某所签的劳动合同。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双方当事人提出的调动工作岗位的意愿,遭到对方的拒绝,这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A:是法律允许的
B:王某违反了《劳动法》
C:厂方违反了《劳动法》
D:双方都违反了《劳动法》

答案:A
解析: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王某提出转换工作岗位,要求调到厂部办公室工作。但由于厂部实行严格的定员标准,企业未能满足其要求。这是法律允许的。
《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3题:

李某2000年被甲公司雇佣,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工作岗位是在产生大量粉尘的生产车间。李某上班后,要求发给劳动保护用品,被公司以资金短缺为由拒绝。李某于2006年初生病住院。2006年3月经承担职业病鉴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李某被确诊患有尘肺病。出院时职业病鉴定机构提出李某不应再从事原岗位工作。李某返回公司后,要求调到无粉尘环境的岗位工作,并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但公司3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工作岗位。也未对其病进行治疗;当李某再次催促公司领导调动工作岗位时,公司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李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并承担治疗和疗养的费用。请分析本案例。并指出甲公司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劳动法?应该如何正确解决?(考点:教材第311页)(21分)


正确答案:


第4题:

某公司职工王某在工作时因自身高血压引起脑溢血突发住院治疗4个月,住院期间该公司按月向其支付病假工资。出院后王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不能从事原工作。于是公司为其安排其他岗位,但是王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该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王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王某拒绝,双方发生争议。
已知,王某月工资2 500元,实际工作年限11年,在该公司工作2年;该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 5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3)王某住院期间,公司应向其支付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 )。

A.2 500元
B.2 000元
C.1 200元
D.1 500元

答案:C
解析:
职工医疗期内,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最低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5题:

王某是D公司劳动合同制工人,在粉笔车间工作,该车间在生产中产生大量粉尘,环境极差。20 1 2年2月,经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后,王某被确诊为患有尘肺病,住院3个月后出院上班。出院时,医院根据诊断要求王某不要再从事原岗位劳动了。王某返回D公司后,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要求调离原岗位。但人力资源部2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当王某再次催促人力资源部领导为其调动工作岗位时,人力资源部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王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过调查了解,王某在产生粉尘的工作岗位工作多年,被确诊为尘肺病,有医院诊断的诊断书。尘肺病属职业病。医院认为王某不宜再从事原岗位工作,建议D公司为其调整工作岗位,这是职业病人的合理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王某在确诊患有尘肺病后,D公司人力资源部仍要求其继续从事有毒有害工种违反了职业病保护规定,是违法的,故裁定D公司为王某调换工作岗位。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解析:

此案例是一起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不对职工实施劳动安全保护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D公司的处理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尘肺病是一种严重的职业病,患有尘肺病的劳动者有权享受职业病待遇。尘肺病是一种职工在生产劳动中因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对职工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种职业病。


早在1 987年1 2月3日,国务院就曾颁布过《尘肺病防治条例》。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必须调离作业岗位,并给予治疗或疗养。在本案中,王某被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为尘肺病,进行了住院治疗,在出院后诊断机构提出其不应再从事原岗位工作。则按规定王某被诊断为尘肺病后,依法应享受职业病待遇;D公司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疗意见,将王某调离原工作岗位。


(2)用人单位以各岗位满员、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王某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是违法的,侵犯了王某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职业病待遇实行职业灾害保障制度,只要劳动者被确认为患有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无条件地按职业病待遇或有关工伤保险待遇处理。职业病处理有关规定要求对职业病患者调离原工作岗位的,用人单位应及时调整。本案王某经诊断被确诊为职业病后,诊断机构向D公司建议调离王某的工作。


按照规定,用人单位应在确认之后起2个月内将王某调离原工作岗位,可本案中D公司在王某提出调离要求3个月后,仍不调换王某的工作岗位,甚至找理由进行拖延,这是违法的。


第6题:

某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把生产车间从市区迁往市郊,生产车间的工程师王某不愿去市郊上班,并要求调到公司其他部门工作,但因无适合的岗位而被公司拒绝。车间搬迁后,王某坚持不去新车间上班,公司欲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针对王某的行为,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

A.以王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终止与王某的劳动合同

B.以王某不能胜任工作为由,终止与王某的劳动合同

C.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但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D.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无须向王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正确答案:A
王某的行为违反了规章制度而且严重失职,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
影响,因此该公司可以解除与王某的合同。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情形的考查。《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7题:

王某是某纺织厂新招工作人员,于2012年5月10日与厂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试用期为1年。同年12月,王某自感浑身乏力、恶心,经诊断为生产原料过敏症。王某提出转换工作岗位,要求调到厂部办公室工作。但由于厂部实行严格的定员标准,企业未能满足其要求。在调换工作未能如愿的情况下,王某一直请病假。厂方于2013年2月,以“试用期内,经考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王某所签的劳动合同。

王某提出的调动工作岗位的意愿,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这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
A.是法律允许的
B.王某违反了《劳动法》
C.厂方违反了《劳动法》
D.双方都违反了《劳动法》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周某与企业订立8年期劳动合同,应于2000年6月30日到期。1999年7月5日,周某休息日外出会友时摔伤腰部,遂住院治疗,两个月后出院。企业指定医院证明:“可以上班,两个月内避免腰部剧烈活动,两个月后来院复查。”周某的身体状况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适当调整工作岗位,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待两个月后医院复查结果再定工作岗位。企业表示既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而企业无法为其安排别的工作。同意周某在家休息1个月,休假期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病假津贴;随后于1999年10月6日以“非因工负伤,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为由,解除了与周某的劳动合同。周某不服,申诉到当地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请求维持原劳动关系。(见劳动法)

请对本案提出您的分析意见。


正确答案:

第9题:

某公司职工王某在工作时因自身高血压引起脑溢血突发住院治疗4个月,住院期间该公司按月向其支付病假工资。出院后王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不能从事原工作。于是公司为其安排其他岗位,但是王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该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王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王某拒绝,双方发生争议。
已知,王某月工资2 500元,实际工作年限11年,在该公司工作2年;该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 5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4)王某为解决该劳动争议采取的下列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与该公司协商解决
B.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可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答案:A,B,D
解析:
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0题:

某公司职工王某在工作时因自身高血压引起脑溢血突发住院治疗4个月,住院期间该公司按月向其支付病假工资。出院后王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不能从事原工作。于是公司为其安排其他岗位,但是王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该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王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王某拒绝,双方发生争议。
已知,王某月工资2 500元,实际工作年限11年,在该公司工作2年;该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 5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2)该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采用的下列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该公司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王某解除劳动合同
B.该公司无须通知王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C.该公司可随时通知王某解除劳动合同但应向其额外支付工资
D.该公司可额外支付王某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D
解析: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