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沉积地质学试题

在低矿化水中,阴离子以重碳酸盐为主,阳离子以钙离子、镁离子为主。随着蒸发浓缩,溶解度小的钙、镁的碳酸盐部分析出,( )及( )逐渐成为主要成分,继续浓缩,水中硫酸盐达到饱和并开始析出,便将形成以( )、( )为主的高矿化水。


参考答案:硫酸根、钠离子、氯离子、钠离子


重量法测定水中硫酸盐过程,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再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是为了( )。

A、使沉淀结晶增大

B、防止形成碳酸钡沉淀

C、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D、防止磷酸盐对结果的干扰

E、利于称重


参考答案:C


按湖水含盐度不同,将湖泊相分为淡水湖相和盐湖两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蒸发岩是含盐度较高的溶液或卤水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化学沉淀而形成的岩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按照()可以把湖泊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

  • A、湖水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
  • B、湖水的矿化度
  • C、湖泊与海洋的关系
  • D、湖盆的形成

正确答案:B


、论述化学沉积作用 化学沉积作用湖水化学沉积作用受气候条件的控制极为明显,不同的气候区化学沉积物差别很大。潮湿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作用潮湿气候区降水充沛,湖泊多为泄水湖。溶解度大的组分如K、Na、Mg、Ca等的卤化物、 硫酸盐很少发生沉淀,河流及地下水带入的Fe、Mn、Al等的胶体物质或盐类物质易受水质 变化的影响,成为潮湿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物质沉积后,常形成湖相 的铁、锰、铝矿床,其中最常见的是铁矿床,矿物成分以褐铁矿、菱铁矿及黄铁矿为主。 湖水中的钙质可以CaCO3的形式沉淀出来,并与湖底淤泥混在一起,形成钙质泥,成岩后 形成泥灰岩,有时钙质沉淀较少,则形成钙质结核。干旱气候区湖泊化学沉积作用干旱气候区湖水很少外泄,主要消耗在蒸发上。蒸发作用使湖水的盐度逐渐增加,变成咸水 湖甚至盐湖。在湖水逐渐咸化的过程中,溶解度小者首先沉淀,沉淀的顺序大致为碳酸盐、 硫酸盐、氯化物,据此将盐湖沉积划分为四个阶段。碳酸盐阶段 湖水在咸化过程中,溶解度较低的碳酸盐先达到饱和而结晶沉淀。钙的碳酸盐 沉淀最早,镁、钠碳酸盐次之,形成CaCO3(方解石)、MgCa(CO3)2(白云石)、Na2CO3 10H2O(苏打),Na2CO3 NaHCO3 2H2O (天然碱)。若湖水中含硼酸盐,则可出现硼砂 (Na2B4O7s 10H2sO),此类湖泊称碱湖或苏打湖。硫酸盐阶段 湖水进一步咸化,深度变浅,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类沉淀下来,形成CaSO4 2H2O (石膏)、Na2SO4 10H2O (芒硝)、Na2SO4 (无水芒硝)等矿物,这类盐 湖又称为苦湖。氯化物阶段 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 水。湖水继续蒸发,食盐(NaCl)、光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 此类湖泊称为盐湖。沙下湖阶段 当湖泊全被固体盐类充满,全年都不存在天然卤水,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 埋藏的盐矿床,盐湖的发展结束。浅海的化学沉积浅海是化学沉积的有利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化学沉积物,其中许多是重要的矿产。地质历史 时期曾发育过大量浅海化学沉积,现代浅海化学沉积主要发生在中、低纬地区。浅海的化学 沉积物主要有碳酸盐、硅质、铝、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胶磷石和海绿石等。碳酸盐沉积在浅海化学沉积物中,碳酸盐类所占比重最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碳酸盐沉 积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这样引起海水中CO2含量减少,重碳酸钙过饱和形成 CaCO3沉淀。在海水动荡的条件下,碳酸钙以一定的质点(如岩屑)为核心呈同心圆状生长, 形成鲕粒状沉积物,成岩后形成鲕状灰岩。已固结或弱固结的碳酸钙被波浪冲碎并搓成扁长 形团块,胶结成岩后,形成竹叶状灰岩。硅质沉积 海水中的硅质一部分来自大陆,它们以溶解硅(H3SiO4-)和悬浮硅两种形式搬 运;另一部分硅质来源于海底火山作用、海水的溶解作用及生物活动。当硅胶进入海洋后, 在温度较低、偏碱性的环境中,逐步凝聚而沉积下来,形成蛋白石,进一步脱水形成燧石。 燧石常呈结核状、透镜状或条带状产出,颜色多样。铝、铁、锰及海绿石沉积海水中的铝、铁、锰等主要来自大陆。湿热气候区强烈的化学风 化作用,使Al、Fe、Mn以胶体状态随河流迁入海中,在近岸地带遇电解质而凝聚沉积,在 近岸区,因海水动荡,易形成鲕状结构或豆状、肾状结构。海成铝土矿是由铝的氢氧化物组 成,铁质沉积物主要为赤铁矿和褐铁矿,而锰质沉积物则以水锰矿、硬锰矿的形式出现。海 绿石是一种绿色粘土矿物,是由海水中硅、铝、铁的胶体吸附钾离子而成。磷质沉

咸水湖是指湖水含盐量较高的湖泊,中国的咸水湖主要分布在()。

  • A、东部地区
  • B、西部地区
  • C、中部地区
  • D、北部地区

正确答案:B


重量法测定硫酸盐过程中,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需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

  • A、使沉淀结晶增大
  • B、减少形成晶状沉淀
  • C、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 D、防止形成碳酸钡沉淀
  • E、防止磷酸盐对结果的干扰

正确答案:A,B,C


重量法测定硫酸盐过程中,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需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什么

  • A、使沉淀结晶增大
  • B、减少形成晶状沉淀
  • C、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
  • D、防止形成碳酸钡沉淀
  • E、防止磷酸盐对结果的干扰

正确答案:A,B,C


简述干旱气候区湖泊沉积作用的特点。


正确答案: 干旱气候区湖水很少外泄,主要消耗在蒸发上,蒸发作用使湖水的盐度逐渐增加,变成咸水湖甚至盐湖。在湖水逐渐咸化的过程中,溶解度小者首先沉淀。沉淀的顺序大致为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据此将盐湖沉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碳酸盐阶段(形成CaCO3、MgCa(CO3)2等)、硫酸盐阶段(形成CaSO4?2H2O、Na2SO4?10H2O等)、氯化物阶段(形成NaCl、KCl等)和沙、湖阶段。上述沉积过程是一个理想的过程,只有在气候长期不变、湖水化学成分多的情况下才能达到。


按照()可以把湖泊分为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和富营养湖。

  • A、湖水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
  • B、湖水的矿化度
  • C、湖泊与海洋的关系
  • D、湖盆的形成

正确答案:A

更多 “沉积地质学试题”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按照()可以把湖泊分为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和富营养湖。A 湖水所含营养物质的多少B 湖水的矿化度C 湖泊与海洋的关系D 湖盆的形成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带的闭塞湖泊中,湖水化学沉积物的成分和海水化学沉积物的成分十分接近。正确答案:错误

考题 碳酸钠在钻井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和沉淀作用,使钙质粘土变为钠质粘土,改善了粘±的()性能。A、絮凝沉淀B、稳定C、水化分散D、聚合正确答案:C

考题 多选题重量法测定硫酸盐过程中,通常形成硫酸钡沉淀后需将样品在80℃~90℃水浴锅上加热2小时,其目的是A使沉淀结晶增大B减少形成晶状沉淀C减少沉淀的吸附作用D防止形成碳酸钡沉淀E防止磷酸盐对结果的干扰正确答案:C,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碳酸钙溶液沿裂缝进入岩石内沉淀而形成(),这是泛滥平原的重要特征。A、钙质层B、铝结核C、铁结核D、钙结核正确答案:D

考题 判断题一般说来,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是淡水湖,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湖是咸水湖。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钾盐形成于干旱气候区湖泊的盐湖干枯与岩层埋藏阶段。正确答案:错误

考题 判断题钾盐形成于干旱气候区湖泊的盐湖干枯与岩层埋藏阶段。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潮湿气候区湖泊以()沉积为主,干旱气候区湖泊()沉积作用强。A 机械、化学B 化学、机械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湖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淡水湖,一为咸水湖。湖水所含矿物质在()以下为淡水湖,超过这个标准的是咸水湖和半咸水湖。正确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