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精编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09)

关于近现代西方学校德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包括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

B、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和法制教育、宗教的或世俗化的人生观教育

C、不对学生实行政治教育,仅对学生实行道德教育

D、对学生兼施道德教育、政治和法制教育、宗教的或世俗化的人生观教育。但自觉地把道德与政治、法律、宗教区分开来,德育仅指道德教育


参考答案:D


在德育过程中,不应把德育仅看作是思想品德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应制定全员育人的教育措施,使各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明确德育目标,把育德视为重要的职责,在工作中自觉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和引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自出生起,女性就优于男性;直到初中前期,男生开始优于女生。


参考答案错。从生理角度看,男女确实存在差异,但不能说女性在早期就全部优于男性,
  初中前期后男生开始优于女生。事实是:在早期,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而女孩的左脑
  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育快。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 这是德育过程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正确答案:C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故体现的是德育过程规律中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09)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09) 一、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错(2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的活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4分) 2.德育为首,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无论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错(2分)。德育之所以为首,是因为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的重要工作,是指德育要蕴含在其他各育之中,要纳入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要变成全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但并不意味着无论对学生进行什么教育,首先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而是应该根据其他各育的过程与规律巧妙地将德育蕴含其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4分) 3自出生起,女性就优于男性;直到初中前期,男生开始优于女生。 错(2分)。从生理角度看,男女确实存在差异,但不能说女性在早期就全部优于男性,初中前期后男生开始优于女生。事实是:在早期,男孩右脑的专门化早于女孩,而女孩的左脑支配语言活动的部位比男孩发育快。(4分) 4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错(2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的活动源于其生存本能,而非教育。(4分) 5. 智育就是知识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 错(2分)。智育确实是实施全面教育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基础。但智育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向学生系统的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知识教育只是它的一部分任务。(4分) 6学校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别无他意。 错(2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但学校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学校德育主要还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三个方面。(4分) 7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错(2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道路等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对人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完整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要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4分) 8教学模式即教学方法。 错(2分)。教学模式不等同于教学方法,它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4分) 9德育与思想教育是一回事。 错(2分)。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只是广义的德育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4分) 10. 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确立必须符合教育目的。 错(2分)。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大法。教育目的是对人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完整的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要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4分) 11课程即学生所学科目的教材。 错(2分)。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课业及进程。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4分) 12所有被称呼“老师”的都是教师。 错(2分)。老师,是人们对各行各业“能者”的尊称,是一种广义的教师概念,不是教育学意义上的教师概念。作为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教师,是狭义上的。狭义的教师概念,外延限定在中小学等各级各类学校专门从事教学的人员。因此,狭义的“教师”是指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别影响为其主要职责的人。(4分) 二、筒答题 1. 简介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答: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1)发展性学生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2分) (2)档案袋评价。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袋。(2分) (3)表现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2分) (4)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2分) 2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答: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包括: (1)心理准备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心理上的准备,首先是引起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我要学习”的需要。(2分) (2)感知知识阶段。(1分) (3)理解知识阶段。(1分) (4)巩固知识阶段。(1分) (5)运用知识阶段。(2分) (6)评价学习效果的阶段。(1分) 3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 答: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动向包括: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2分)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1分)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1分)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分) (5)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分) (6)加快发展成人继续教育,(1分) (7)加快发展特殊教育。(1分) 4. 简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答: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包括: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分)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分)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2分)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2分) 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展开不同的教育活动。(2分) (2)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特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2分) (3)不均衡性,即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均等速度和非线性的特征。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工作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而教。(2分) (4)个别差异性,即儿童的身心受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共同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性,呈现出差异性。教育者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分) 6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答: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权利保护的原则: (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分) (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2分) (3)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2分) (4)无歧视原则。(2分) 7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 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2分);语言表达能力(2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分);组织管理能力(2分);教育科学研究能力(1分)。 8简述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答: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 (1)生存的权利;(2分) (2)安全的权利;(2分) (3)受教育的权利;(2分) (4)受尊重的权利;(1分) (5)人身自由的权利。(1分) 9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答:(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分) (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2分) (3)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分)

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答案:错
解析:
德育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了(  )的规律。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体现这一德育规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略。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题干所述表明教师要将德育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每一个行动中,且要积极组织德育活动,增加学生的交流与相互学习。因此,德育过程是一个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专家点拨: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从题干中就可以看出,体现的德育过程是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要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该知识点易出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的启示是不包括()

  • A、要从人的全面发展来认识和定位德育的功能
  • B、要转变教育的对象观,树立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C、要注重德育中的隐蔽教育的效果
  • D、要在德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正确答案:D

更多 “精编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教育学》辨析题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09)” 相关考题
考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正确答案:D

考题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正确答案:C

考题 ()是指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要达到的要求。A、德育目标B、德育任务C、德育内容D、德育规范正确答案:B

考题 判断题德育为首,就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无论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在德育过程中各方面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对学生的教育要前后连贯。

考题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单选题()是指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要达到的要求。A 德育目标B 德育任务C 德育内容D 德育规范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A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C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D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正确答案:D解析:

考题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哪一条规律的体现()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正确答案:C

考题 、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A、德育B、美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