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艺术情感是()

A、日常生活的情感

B、艺术家的个人情感

C、人类共有的情感

D、艺术家提炼的具有审美特性的情感


参考答案:D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A、媒体

B、媒介

C、介质

D、传媒


参考答案:B


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A、人工符号

B、艺术符号

C、造型符号

D、自然符号


参考答案:D


:情感是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的重要特征。艺术审美是以情感规范艺术对象,以情感( )。

A.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即情感的掌握

B.一切艺术都与情感有关,

C.艺术都以高尚的人类情感为对象

D.人类的生活实践是艺术的源泉


正确答案:A
 情感是艺术的重要特征,因此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即情感的掌握,故选A。


表演艺术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创造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门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综合论述题 1艺术符号有哪些特性?请举例进行具体论述。 答: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的特性。(5分) 表意性是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性。艺术的意义不在于构成它的符号本身的意义,而是在于符号的象征性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如卡西尔所说,艺术符号的感性形式“不是对实在的模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例如徐悲鸿画的奔马,其意义不在于画了一匹马,而在于所寄托的深沉的爱国情思和希望祖国飞腾发达的激情。(3分) 表情性是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艺术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完整独特的、具有丰富含义的情感符号。而且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是艺术家所体验和理解的人类普遍情感。所以各门类艺术独特的艺术符号能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3分) 蕴藉性是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难以穷尽的多种不同阐释。真正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凝练含蓄,其意义是不确定和非封闭的,可以令欣赏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通过不同途径来进行阐释,赋予它不同的意义。正因如此,艺术方能常新,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3分) 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表达情感的体验,又以艺术符号为中介,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欣赏者,供欣赏者认识和接受。(3分) 举例论述3分。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 答:青少年美育的原则有四条:以活动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则,注重交流的原则。(4分)以活动为中心是一个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它不仅符合青少年活力丰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美育的基础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才能积累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而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违背美学和美育基本的感性特征的。(3分)激发与传授相结合的原则,是基于美育是一种教育方式,它必定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审美动机和审美表现热情,同时通过传授一定的技巧、手段、知识,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实际条件的支撑。(3分)个性化的原则符合青少年审美的差异性特征,同时审美本身是创作性的、富于个性色彩的活动,美育的效果只能通过受教育者的个体接受才能获得,所以美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按需施教。(3分)美育过程是以个体的情感体验为基础的释放、表现、交流、沟通、吸纳过程,交流体现了美育过程的本质。师生之间、群体伙伴之间、欣赏者与审美对象之间、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艺术创造者之间的交流是美育活动成功的保障。(3分) 联系实际论述4分。 3. 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 答:孔子的美育观代表着儒家的美育观点,对我国后来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外在的优雅形象与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审美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分)“质”的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孔子从“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建构起他的美育观(4分): 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义的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3分)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个体从内心感受上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分)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3分) 论述具体3分。 4. 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是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进行具体论述。 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4分)这种互动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主体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4分) 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4分) 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4分) 举例论述4分。 5.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语言艺术的“形象间接性”特征。 答:形象间接性指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读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个特征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最重要的特征。(6分) 语言艺术的这种形象间接性,使读者必须以具有识读语言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文化修养为前提,这使文学形象具有局限性;但另一方面,这种形象间接性也正是语言艺术的优势和特长。(4分) 表现为: 第一,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读者可以在自由想象的艺术空间里获得真切的感受。(3分) 第二,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使文学作品扩大了意义表现空间,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使文学形象更具丰富的审美意蕴,显示、出意味无穷的艺术效果。(3分) 举例论述4分。 注:鼓励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对判断题、论述题,如有虽不同于参考答案,但言之成理并确有创见者,可视情况给高分。 6. 什么是自然美?自然美具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进行具体论述。 答:自然美是根据美的存在领域而划分的美的基本形态之一,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5分) 自然美具有自然性、形式性、变易性特征。 自然美的自然性,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非人为的天然属性。“花自飘零水自流”,它的属性和形式是天然呈现着的,而非人类主观意志所改造成的。同时,自然美的存在是一种现实的自然性存在,其本身不构成人类的社会关系。(4分) 自然美的形式性,是指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技美相比较而言,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具有主导作用。自然物作为审美对象而呈现,首先是以赏心悦目的直观形式吸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情感,而不是它们的内在意蕴。而且,对人类来说,在特定的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状态中,自然物的形式本身似乎就意味着意义。(4分) 自然美的变易性。这是指自然物的美具有易于变动的特性。可以从三方面来把握:第一,自然事物本身充满活力。第二,自然事物唤起人的不确定联想。第三,人赋予自然事物以不同的意义。(4分) 举例论述3分。 7怎样理解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 答:审美文化一方面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保持相对稳定特征,另一方面又

情感是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的重要特征,艺术审美是以情感规范艺术对象,以情

感感染和启示艺术鉴赏者,所以( )。

A.一切艺术都与情感有关

B.人类的生活实际是艺术的源泉

C.艺术都是以高尚的人类感情为对象

D.没有对情感的掌握就没有对世界的艺术掌握


正确答案:D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6-110题。

所谓“艺术符号”的概念是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在其名著《情感与形式》中首次提出的。她认为艺术符号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这种符号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的表现”,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符号不同于“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例如普通语言符号(当然,这里指的是西方拼音文字)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在这种符号体系中,一个符号 (比如一个单词)仅仅是一种记号,在领会其意义时,我们的兴趣是超出词形本身而指向其概念的。“词本身仅是一个工具,它的意义存在于它自身之外的地方。”但艺术符号则不同,艺术符号具有符号的某些而不是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代替另一事物,或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之中去”,它们表现的意味不能离开其“感性的形式”,“我们看到的或直接从中把握的是浸透着情感的表象,而不是标示情感的记号”。符号的情感内容不是“标示”出来的,而是直接“呈现”的。通俗些说,这些符号的价值也包含其自身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其含义。

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有直觉阶段,符号本身的形式先于含义直接呈现在人的眼前,被人感受、欣赏,尽管你可能尚不理解符号的深刻内涵,但仅是其形式构成就可使人产生审美快感。还拿文字来比喻,假如一本外文书,你不懂这文字,这本书对你便毫无意义,因为这些符号只是表达意义的标记物,而一幅中国书法作品则不同,不懂意义的人仅仅从其外在形式就能直接得到美感,因为它已经不单单是表义的标记物,而具有了艺术符号的意义了。假如又能理解书法中文字的意思,那么审美更深了一步,可这符号的外在形式仍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许多西方人不懂中文,但将书法作品挂在家中当作抽象绘画来欣赏其形式美。一个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塔楼形象本身(能指)与其用作宗教礼仪的功能及象征意义(所指)是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 ]没有由视觉符号组成的形象,意义就无所依附,重要的是,当我们识别了其内涵之后,这个符号仍有其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

关于“艺术符号”,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艺术符号不是仅仅去传达概念的符号形式,不属于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而是感性的符号形式

B.艺术符号是有情感的,就是说,它不是作为一种记号来标示情感,而是本身浸透着情感

C.艺术符号不具备代替其他事物的功能,人们有时会被艺术符号引导到它本身之外的意义范畴

D.物质的形式和精神的表现和谐地统一在艺术符号中,精神的表现依附于物质的形式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与原文中艺术符号不能“把欣赏者带往超出它自身之外的意义之中去”的说法不符。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普通语言符号”是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它主管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则由艺术符号主管

B.如果一种符号具备符号的全部功能,而且不能从其形式产生美感,那它绝对不会是艺术符号

C.既然人对建筑的审美体验需要直觉,那么人对“普通语言符号”的审美体验就更需要直觉了

D.因为街头雕塑是一种艺术符号,所以,它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教化作用,是一种标示情感的记号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由“艺术符号具有符号的某些而不是全部功能”可推出B。A项不对,原文说“普通语言符号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符号形式”’,这里的“理性思维”并不就是与“形象思维”对举的“逻辑思维”,“主管理性思维”、“形象思维由艺术符号主管”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项从文中看不出这种递进关系,对“普通语言符号”谈不上“审美体验”。D项,街头雕塑的确是一种艺术符号,但艺术符号的感情恰恰不是“标示”的,而是直接“呈现”的。


情感是我党对世界的艺术尊重要特征,艺术审美是以情感规范艺术对象,以情感感染和启示艺术鉴赏者,所以:

A. 一切艺术都与情感有关
B. 人类的生活实际是艺术的源泉
C. 艺术都是以高尚的人类感情为对象
D. 没有对情感的掌握就没有对世界的艺术掌握

答案:D
解析:
相符合题干推理,故答案为D。


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美国美学家是( )

A.苏珊·朗格
B.杜威
C.克莱夫·贝尔
D.克罗齐

答案:A
解析:

更多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综合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相关考题
考题 艺术接受的核心是()A对形式符号的感知B对符号意义的理解C对作品意象的重建D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评判C略

考题 判断题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情感的符号”。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A 神启说B 表现说C 有意味的形式说D 符号说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B略

考题 当代美国哲学家()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的观点。A苏珊•朗格B鲁道夫•阿恩海姆C杰姆逊D马斯洛A略

考题 把情感看作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而不是个人的感情,认为“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A、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B、英国浪漫诗人雪莱C、俄国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D、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正确答案:D

考题 ()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A、贝尔B、克罗齐C、苏珊·朗格D、科林伍德正确答案:C

考题 绘画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三度空间的艺术,我们称之为()。A、视觉空间的艺术B、表达情感的符号C、生活的真实反映D、独特的风貌或情境正确答案:A

考题 单选题()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A 贝尔B 克罗齐C 苏珊·朗格D 科林伍德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把情感看作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而不是个人的感情,认为“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A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B 英国浪漫诗人雪莱C 俄国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D 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