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题库(含答案)

流感预防正确的是()

A.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B.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

C.建议在当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

D.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

E.孕妇在孕期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


答案:ABCDE


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喂奶,待孩子平静后再服1粒。()


参考答案:错误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的疫苗,不包括()。

A、乙肝疫苗

B、百白破疫苗

C、A+C群流脑疫苗

D、流感疫苗


参考答案:D


关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免疫接种哪项是错误的?( )

A.HIV阳性儿童可以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B.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C.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D.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正确答案:A


接种流感疫苗后,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B、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五年以上的免疫力

C、接种流感疫苗后可在半年至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

D、接种流感疫苗后对任何型别的流感都有预防作用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C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预防接种部分)一、判断题(50题)1在预防某些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病时,最好在该病的流行季节前1周完成预防接种,以有效地防止发病。(X)2、接种疫苗后是否发病完全取决于疫苗特性和受种个体免疫系统。(X)3疫苗接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x)4、因疫苗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反应不属于接种异常反应。(V)5、接种人员误把卡介苗当做乙肝疫苗,为1名满月婴儿实行肌肉接种发生的反应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X)6、麻疹的出疹顺序是:四肢-面颈躯干耳后-手足心,34日出齐。(X)7、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重要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后都可产生保护性免疫。(x)8、规范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V)9、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喂奶,待孩子平静后再服1粒.(X)10、凡产生变态反应大的疫苗也会产生较高的免疫力.(X)11、接种活疫苗时可用2碘酊或75乙醇消毒,待干后再行接种。(X)12、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12月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X)13、如发生无菌性脓肿,在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亦可切开排脓,但要注意防止细菌感染。(X)14、不慎对孕妇接种了风疹疫苗,需中止妊娠.(X)15、百白破疫苗在注射第一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二针.(V)16、异地AFP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的AFP病例。如病例麻痹前在本地居住30天以上,则不属于异地AFP病例。异地AFP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X)17、AFP实行零病例报告制度,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无AFP病例时,也应每10天向所在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FP零病例报告。(x)18AFP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指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不满1个月。(X)19、在暂住地居住3个月的流动儿童,也可由现居住地接种单位提供预防接种服务,并出具预防接种证明。(V)20、集体单位发生首例流脑病例后,学校开展晨检工作,建筑工地要开展健康状况监测,等最后一例病例发病10天后,方可停止晨检或健康监测。(X)21、乙脑病例的脑脊液、血清标本要求在28C下保存。(x)22、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肌内注射。(x)23、各地发现麻疹病例时,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V)24、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可以收取一定服务费、耗材费的费用(x)25、为避免和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不能与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同时在不同部位进行接种。(X)26、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应用安全盒回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V)27、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V)28般讲,活疫苗接种次数少,形成免疫更持久,而灭活疫苗需要多乍十次来巩固持久免疫力。(V)29、居住3个月的流动儿童,由现寄居地接种;不足3个月的,由原籍接种单位负责及时接种,建接种卡(薄)、建立或补办预防接种证。(x)30、免疫规划冷链系统指疫苗运输工具、冷库、冰箱、疫苗冷藏箱、疫苗冷藏包及冰排.(x)31、近1周内腹泻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V)32、患有湿疹等严重皮肤病的新生儿,不宜接种皮内注射用卡介苗(BCG)。(V)33、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一般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V)34、既往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或神经系统反应,是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禁忌症.(V)35、急性疾病是IPV疫苗接种的禁忌征。(V)36、轮状病毒腹泻主要侵犯对象是6个月到3岁婴幼儿。(V)37、母婴传播是我国目前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凡HBsAg、HBeAg双阳性的母亲,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其所生的孩子几乎都会被感染,其中大部分可成为HBsAg慢性携带者。(V)38、我国控制乙肝的工作指标包括2010年: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2002年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V)39、新生最好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否则影响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V)40、乙肝疫苗一般采用臀部注射.(x)41、麻疹与风疹临床症状相似,鉴别困难,增加麻疹监测的困难。(V)42、接种MMR(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不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x)43、接种后疫苗引起高热,过敏性反应等均可诱发惊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x)44、AEFI监测可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V)45、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的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AEFI属于群体性AEFI(V)46、用冷藏包运送疫苗时应将卡介苗放在底层,并有醒目标记。(x)47、脊灰疫苗在一20弋以下或2C8C避光保存和运输均可(x)4&乙肝病人和HBsAg携带者的同家密切接触者,性伴侣和配偶不用接种乙肝疫苗.(x)49、哺乳会干扰IPV的免疫,IPV不可为患腹泻儿童接种。(x)50、乙肝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既往感染者,都没有必要注射乙肝疫苗.(V)二、单选题(100个)1(B)明确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A、预防接种工作规范B、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于同年(B)正式实施。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3。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C)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A、原居住地B、现居住地C、现居住地和原居住地共同D、原居住地或现居住地均可4。预防接种服务对象包括(D)A、辖区内0-6岁儿童B、辖区内居住满6个月的儿童C、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儿童D、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5。2008年,由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等5部委联合下发了(D),正式启动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A、预防接种工作规范B、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C、关于印发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D、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6。引起人群易感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是(D)。A、出生率上升B、、易感人口迁入C、人群抗体水平下降D、实施免疫规划7。对鸡蛋过敏的人不能接种的疫苗有:(D)A。乙脑疫苗B.流脑疫苗C.乙肝疫苗D.流感疫苗8。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D)。A、麻疹B、白喉C、百日咳D、甲型病毒性肝炎9。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C).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数量及毒力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易感人群的免疫状态等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A).A、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B、基础免疫疫苗、加强免疫疫苗、强化免疫疫苗和应急接种疫苗C、国家规定疫苗和省级规定、疫苗D、自费疫苗和免费疫苗百白破疫苗的成分包括:(A)A。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B。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C。百日咳活菌苗、白喉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百日咳灭活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活菌苗以下疫苗要在12月龄前完成3剂次接种的是(C)A、流脑疫苗B、乙脑灭活疫苗C、乙肝疫苗D、白破疫苗常见的AFP病例中不包括(C).A、多神经病B、肌病C、急性脑炎D、格林巴利综合征14关于高危AFP病例的定义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B)。A、年龄小于5岁B、接种OPV次数少于4次或服苗史不详C、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D、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15。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

关于麻疹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A、接触麻疹后5天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
B、接种麻疹疫苗没有禁忌证
C、初种年龄为6个月
D、复种年龄为7岁
E、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

答案:D
解析: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规定:8个月初免,7岁时复种。麻疹流行时,可在接触麻疹后2天内对易感者应急接种,以防发病或减轻症状。人丙种球蛋白(0.25ml/kg)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肌注可预防患病;接触5天后注射只能减轻症状。被动免疫维持3~8周。


关于麻疹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A.初种年龄为6个月
B.复种年龄为7岁
C.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
D.接触麻疹后5天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
E.接种麻疹疫苗没有禁忌证

答案:B
解析:
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为8个月,复种年龄为7岁。疫苗接种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接触麻疹后2天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麻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所以对正在患急性传染病及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是不能接种的。


下面关于接种流感疫苗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接种流感疫苗,能避免在下一年度患感冒
  • B、接种流感疫苗,可在下一年度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 C、接种了流感疫苗,可以终身免疫,以后就不患流感了
  • D、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没什么大的用处

正确答案:B


对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免疫接种,下面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出生后暂缓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
  • B、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HIV相关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
  • C、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不可接种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 D、如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正确答案:C


接种活疫苗时可用2%碘酊或75%乙醇消毒,待干后再行接种。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防接种题库(含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哪种属于常规接种()A、为2月龄的儿童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B、为发生麻疹的班级学生接种麻疹疫苗C、流感季节为60岁老人接种流感疫苗D、为了预防甲型流行性感冒,为集体单位全体人员接种甲流疫苗E、准备怀孕妇女接种麻风腮疫苗正确答案:A

考题 判断题接种活疫苗时可用2%碘酊或75%乙醇消毒,待干后再行接种。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规范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关于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免疫接种哪项是错误的?()A、HIV阳性儿童可以接种卡介苗、口服脊灰疫苗B、如经医疗机构诊断,未出现了HIV相关症状或免疫抑制症状,可接种麻腮风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C、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种D、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时,应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正确答案:A

考题 配伍题小儿应于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是()|生后2个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生后8个月时应接种的疫苗是()|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应是()A乙肝疫苗B麻疹疫苗C流感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白、百、破疫苗正确答案:E,A解析:新生儿期接种的疫苗为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小儿生后2个月应接种的疫苗是脊髓灰质炎疫苗

考题 判断题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重要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后都可产生保护性免疫。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B、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产生10年以上的免疫力C、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产生5年以上的免疫力D、接种流感疫苗后对任何型别的流感都有预防作用E、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半年至一年左右对同型流感具有预防作用正确答案:E

考题 单选题关于麻疹疫苗接种,正确的是()A 初种年龄为6个月B 复种年龄为7岁C 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不持久D 接触麻疹后5天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E 接种麻疹疫苗没有禁忌证正确答案:A解析: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为8个月,复种年龄为7岁。疫苗接种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接触麻疹后2天内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麻疹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所以对正在患急性传染病及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是不能接种的。

考题 为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感染,下列做法不推荐的是哪项?()A、麻疹疫情暴发时强化麻疹疫苗接种B、HBsAg(-),抗HBs(-)者接种HBV疫苗C、流感流行季节接种流感疫苗D、服用胸腺肽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正确答案:D

考题 判断题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喂奶,待孩子平静后再服1粒。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