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kaoti.com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测试题练习题专项训练道德发展理论带答案解析题库押题

习俗水平是指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分为( )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A.好孩子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D.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正确答案:A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 ( )


正确答案:B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在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


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一是避罚服从取向阶段,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三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四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五是社会法制取向阶段,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六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认为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一个人认为公司员工都参加了聚餐,所以自己也应该参加聚餐,则他的个人道德判断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避罚服从取向: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
②相对功利取向: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③寻求认可取向: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④遵守法规取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
⑤社会法制取向: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⑥普遍伦理取向:认为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公司员工都参加了聚餐,某人认为自己也应该参加,未涉及“为了避免惩罚”,不符合“避罚服从取向”;且不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而决定是否参加,不符合“相对功利取向”;同时,参加聚餐不属于“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不符合“普遍伦理取向”;该行为体现了为了获得认可,顺从要求,符合“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答案:D
解析:
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刘畅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其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

答案:C
解析:
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专项智能练习(道德发展理论)1.单选题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A避罚服从趋向B相对功利趋向C寻求认可趋向D社会契约趋向正确答案是: D收起解析本题考查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一个水平为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包含惩罚和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第二个水平为习俗水平(916岁),包含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维护权威和秩序取向)阶段;第三个水平为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包含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原则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个体认为,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但如果法律以牺牲人类权利和尊严为代价,则应该予以修改完善。题干中指出“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故D项正确。A项: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还极低,他们对权威的服从多半是盲目被动的,是为了逃避具体的来自身体力量的惩罚。题干中未提及与惩罚相关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的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就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视频会员专享会员专享,观看解析视频请开通会员立即开通考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来源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第16题统计正确率84.7%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2.单选题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正确答案是: 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题干中,小李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说明其行为准则是他人对好孩子的要求,表明其正处于寻求认可定向阶段。C项正确。 A项: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认为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遵守法则取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视频会员专享会员专享,观看解析视频请开通会员立即开通考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来源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第18题统计正确率27.4%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3.单选题李老师通过开展以“心系安全,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校内外活动安全的意识,让学生能在校内外活动中运用一些安全知识,达到预防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体现了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中的( )。A生命教育B生存教育C安全教育D生活教育正确答案是: 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教育。其中,安全教育是指教育学生确立自主维护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意识;严防危及生命安全的犯罪。中学生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消防安全、卫生防疫、饮食及家居安全等。题干中,李老师通过开展以“心系安全,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校内外活动安全的意识,学生能在校内外活动中运用一些安全知识,达到预防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体现了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中的安全教育。C项正确。A项: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生存教育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道德发展理论来源2019年教师资格证终极模考大赛(中学)第48题统计正确率84.5%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A笔记添加笔记4.单选题阳阳上课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没收了阳阳的手机。月月认为老师的做法侵犯了阳阳的财产权,是不对的,因为法律规定学生享有财产权。这说明月月处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哪一阶段?( )A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B寻求认可定向阶段C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正确答案是: 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分别是为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其中,处于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题干中,月月认为老师没收阳阳手机的行为是违法的,侵犯了阳阳的财产权。这说明月月是处于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C项正确。A项:处于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中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处于、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向阶段的儿童,其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其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来源2019年教师资格证终极模考大赛(中学)第46题统计正确率71.1%答题时间0秒易错项D笔记添加笔记5.单选题把社会契约精神和普遍原则放置首位,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能够以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这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正确答案是: C收起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

小菲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我们作为公民虽然认可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是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大多数公民的要求而相应的改变。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小菲处于道德发展的()。

A.前习俗水平阶段
B.习俗水平阶段
C.后习俗水平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下处于习俗水平发展阶段的是( )。

A.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D.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答案:A
解析:
习俗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1)“好孩子”取向阶段;(2)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科尔伯格理论将前习俗水平分为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

A: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答案:B
解析: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①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分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和()。

A: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B: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C:指引与维护定向阶段
D: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答案:A
解析: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是指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分为()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A: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B:好孩子定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答案:B
解析: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更多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题测试题练习题专项训练道德发展理论带答案解析题库押题”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B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C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D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答案:D解析:这一阶段的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

考题 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C、社会契约取向阶段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正确答案:D

考题 下列属于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是(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正确答案:A,B,C,D

考题 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B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C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D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正确答案:D解析:

考题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正确答案:C

考题 多选题下列属于柯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是( )A惩罚服从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正确答案:A,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属于习俗水平的是()A、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C、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D、法律和秩序取向阶段正确答案:D

考题 习俗水平是指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分为()、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A: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B:好孩子定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答案:B解析: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