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简述生物反应过程的组成及特点。

题目

简述生物反应过程的组成及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装载机的作用,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组成及工作过程;简述六连杆转斗机构的传动特点。


正确答案: 装载机是一种集铲、装、运、卸作业为一体的自行机械,沿地面薄层铲土,短距离内自装自运。
工作装置结构:由铲斗、臂架系统及其操纵装置组成。
工作装置的作业过程通常由以下5种典型工况组成的:
(1)地面插入工况Ⅰ动臂下放至下限位置,铲斗插入地面,斗尖触地,开动装载机,铲斗借助机器的牵引力插入堆料。
(2)下限收斗工况Ⅱ完成工况Ⅰ以后,转动铲斗,铲取物料,操作转斗缸实现收斗作业过程。
(3)重载运输工况Ⅲ转斗缸闭锁,举升动臂,将工况Ⅱ之铲斗升高到适当的运输位置(以斗底离地的高度小于最小允许距离为准),然后驱动装载机,载重向卸料点。
(4)上限举升工况Ⅳ保持转斗缸长度不变,操纵举升缸,将动臂升至上限位置。
(5)上限卸料工况Ⅴ在上限举升工况Ⅳ下,实现转斗缸翻转铲斗,向运输车辆或固定仓料卸料。
卸载结束后,操作举升缸下放动臂,实现铲斗自动平放,再次进入地面插入工况,并进行下一循环作业过程。

第2题: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个组成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两大部分即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指环境的生态因子。生物部分按其功能作用可进一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产者
主要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也包括能进行光能和化能自养的某些细菌。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代谢的基础,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类群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物质和能源的直接或间接提供者。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决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高低。
3)消费者
消费者是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种动物,它们不能利用太阳能生产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取食植物获得营养元素和能量。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初级生产物起着加工再生产的作用,而且许多消费者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起着调控作用。
4)分解者
分解者(decomposer)又称还原者,主要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尸体的复杂有机物逐步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和无机元素,并归还到环境中去,供生产者再利用。如果没有分解者的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会停止。

第3题:

简述虾蟹类的生长特点,蜕皮的生物意义及过程。


正确答案:虾蟹类的生长随蜕皮的发生呈阶梯式生长。在两次蜕皮之间动物基本维持体长不变,在线性尺度上基本没有增加,在体重上随物质积累而略有增长。在每次蜕皮后动物大量吸水、快速生长,完成身体的线性生长,然后以物质积累和组织生长替换出体内的水分,完成真正的生长。

第4题:

简述分散体系的组成及特点。


正确答案: 所谓分散体系是指数微米以下,数纳米以上的微粒子在气体、液体、固体中浮游悬浊(即分散)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分散的微粒称为分散相,而连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称为分散介质。特点:①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和分散相都以各自独立的状态存在,所以分散体系是一个非平衡状态。②每个分散介质和分散相之间都存在着接触面,整个分散体系的两相接触面面积很大,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第5题:

简述微生物、植物细胞壁组成和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细菌:肽聚糖,网状结构;
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交联;
霉菌细胞: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状结构,其强度比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壁有所提高。

第6题:

简述水生生物的生境特点及适应方式。


正确答案: 特点弱光、缺氧、密度大、黏性高、温度变化平缓,能溶解各种无机盐类。
适应方式:
首先,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
其次,植物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水体流动;
同时,水生植物在水下和叶片多分列成带状、线状和丝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的面积。

第7题:

简述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产品的品种很多;
②生物物质分离的难度比一般化工产品大。

第8题:

简述瘤胃微生物的特点及作用。


正确答案: 特点:需要厌氧环境,PH约为5.5~7的范围内,事宜的温度为39~41度,主要的细菌是无芽孢的厌氧菌,能量来源主要为饲料中的可消化糖和淀粉。
作用机理:
1.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
2.能利用低品质的蛋白质饲料和尿素等非蛋白含氮物,合成动物机体需要的高品质菌体蛋白质
3.能够合成维生素
4.瘤胃微生物对脂肪有加氢同分异物和合成作用。

第9题:

简述冷冻升华干燥的特点、组成系统及操作过程。


正确答案: 冷冻干燥的特点:
1)由于在低温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的色、香、味,如蔬菜的天然色素保持不变,各种芳香物质的损失可减少到最低限度。
2)因低温操作,对热敏感性物质特别适合,能保存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对维生素C能保存90%以上。在真空和低温下操作,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受到抑制。
3)升华干制品重量轻、体积小、贮藏时占地面积少、运输方便。
4)复水快,食用方便。
5)因在真空下操作,氧气极少,因此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如油脂类)得到了保护。
6)冷冻升华干燥法,能排除95-99%以上的水分,产品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
系统组成:可分为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干燥系统和控制系统等。
操作过程:
①首先要预冻、再抽真空——降温、降速过程
②升华过程—等温、恒速过程
③加热,剩余水分蒸发阶段—升温、降速过程

第10题:

简述反应烧结的定义及特点。


正确答案: 反应烧结:是让原料混合物发生固相反应或原料混合物与外加气(液)体发生固—气(液)反应,以合成材料,或者对反应后的反应体施加其它处理工艺以加工成所需材料的一种技术 。
反应烧结的特点:(1)质量增加、尺寸几乎不变;
(2)可制得形状复杂而尺寸精度高的产品;
(3)工艺简单、经济,适于大批量生产。
缺点:(1)难以制得完全致密的制品(10~20%气孔率);
(2)难以制得厚度较薄的坯体;
(3)材料力学性能不高,这是由于密度较低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