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何临床表现?

题目

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何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氮质血症及尿毒症:表现为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头痛、失眠、谵妄、昏迷、四肢麻木、乏力、皮肤瘙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神经精神症状及高血压、心包炎、贫血等。
(2)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口渴、多尿或少尿、夜尿增多、脱水及水中毒等水代谢紊乱、乏力、感觉迟钝、浮肿、厌食、惊厥、昏迷等低钠及高血钾、低血钾、酸中毒等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常最早提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是

A:血压升高
B:头痛头晕
C:恶心呕吐
D:皮肤瘙痒
E:呼吸深快

答案:C
解析:

第2题:

肾功能衰竭分急性、慢性衰竭。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有

A、视物不清

B、全身浮肿

C、贫血

D、高血压

E、恶心、呕吐、腹泻


参考答案:BCDE

第4题:

多系统器官衰竭时肾脏可发生()。

  • A、急性肾功能衰竭
  • B、慢性肾功能衰竭
  • C、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 D、肾性肾功能衰竭
  • E、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A

第5题:

慢性肾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简称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因肾单位受损而出现缓慢进行性不可逆的肾功能减退以至肾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第6题: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有少尿和高钾血症。

A

B



第7题:

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有少尿和高钾血症。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
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
C.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竭期
D.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有何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少尿:每24小时尿量不足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尿相对密度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尿钠增高,尿素氮、尿肌酐降低和等渗尿。
(2)水中毒:表现为水潴留、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及高血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等。
(3)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高钾血症是死亡最常见原因。
(5)氮质血症:可出现厌食、恶心、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

第10题:

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何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少尿期。为肾实质损伤期,一般持续7~14天。亦有长达60余天者。
(1)少尿:每24小时尿量不足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尿相对密度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尿钠增高,尿素氮、尿肌酐降低和等渗尿。
(2)水中毒:表现为水潴留、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及高血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等。
(3)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高钾血症是死亡最常见原因。
(5)氮质血症:可出现厌食、恶心、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
(6)贫血及出血。
第二期:多尿期。为肾实质恢复期,此期尿量逐渐增加,日尿量可达3~5L,尿相对密度仍低于1.010,甚至可达1.002。常为等渗或低渗尿。此期早阶段血非蛋白氮继续上升,少尿期的各种危险依然存在;后阶段由于排出大量水及电解质,可出现低血钠、低血钾和脱水症状。
第三期:康复期。为肾实质痊愈期。自病程的第3个月开始,需3~6个月。此期肾小管功能继续恢复,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迅速下降,水和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尿量回落至正常。肾浓缩功能逐渐恢复,尿相对密度可达1.015~1.018,1年以后才能达1.025以上。病人仍有乏力、苍白、消瘦、肌肉萎缩等营养失调症状,需3~6个月才能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