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住院医师泌尿外科

患者女,74岁。间断上腹部不适1年,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5d。粪便色浅,尿色深黄。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肝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可及肿大胆囊,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B超提示:胰头区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囊肿大。肝功能:ALT203U/L,AST167U/L,GGT559U/L,ALP835U/L,TBil199.7mmol/L,DBil144.6mmol/L可行的进一步治疗方案是

题目

患者女,74岁。间断上腹部不适1年,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5d。粪便色浅,尿色深黄。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肝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可及肿大胆囊,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B超提示:胰头区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囊肿大。肝功能:ALT203U/L,AST167U/L,GGT559U/L,ALP835U/L,TBil199.7mmol/L,DBil144.6mmol/L可行的进一步治疗方案是()。

  • A、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B、术前PTCD减黄
  • C、术前ERCP+胆管内支架置入减黄
  • D、胆肠内引流术
  • E、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F、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和重建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主诉:女性,18岁,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5天。
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8.5℃,无寒战,无咳嗽,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右上腹部不适,曾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炎"治疗,无好转。5天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不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查体:T37.6℃,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右上腹有轻压痛和叩击痛,侧位时可扪及脾脏,腹水征(-),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Hb120g/L,WBC4.7×10/L,N0.65,L0.30,M0.05,PLT200×10/L;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颜色加深,隐血(-)。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
(2)诊断依据
①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5天前出现黄疸。
②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③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2.鉴别诊断(5分)
①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
②溶血性黄疸。
③肝外阻塞性黄疸。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肝功能(包括血胆红素)、血脂检查及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
③腹部B超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一般治疗,如休息、严禁饮酒等。
②抗病毒治疗包括应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③应用护肝药物。
④中医药治疗。

第2题:

男,68 岁,皮肤及巩膜黄染 2 周,无腹痛及发热,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张力高,无压痛,最可能诊断


答案:
解析:
胰头癌

第3题:

病历摘要男性,61岁。上腹胀半年,黄疸伴尿色加深半个月。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呈白色陶土样,伴持续低热、全身乏力。黄疸症状进行性加重。发病以来,睡眠差,体重下降4千克。既往史:无肝胆、胃肠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及手术、外伤史。无饮酒嗜好。查体:T 37.2℃,P 90次/分,R 17次/分,BP 115/60mmHg。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囊肿,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ALT 452U/L,AST 258 U/L,TBil 311.2 u mol/L,DBil 251.2 u mol/L,CA 19-9 3.0万U/L,凝血功能正常。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2.梗阻性黄疸诊断依据:1.病史:(1)老年男性,慢性病程。(2)典型的临床表现:以腹胀、食欲不佳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典型的无痛性进行性黄疸症状,伴有低热、全身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2.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胆囊,无压痛。3.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3.O万U/L>上限2.5万U/L)。鉴别诊断1.壶腹周围癌或胰头癌2.胆总管结石3.黄疸型肝炎4.原发性肝癌进一步检查1.腹部B超检查。2.上腹部CT或MRI检查。3.必要时行MRCP或ERCP检查。治疗原则1.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治疗。2.如无法切除可行姑息治疗:内引流术、外引流术、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等。3.放疗、化疗等。

第4题:

病历摘要:男性,25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1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1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8℃,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126g/L,Ret1.0%,WBC5.2×10/L,N65%,L30%。M5%,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便潜血(-)。


答案:
解析:
分析参考:(22分)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4分)
(2)诊断依据(4分)
①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1分)
②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2分)
③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1分)
2.鉴别诊断:(6分)
①溶血性黄疸。(3分)
②肝外阻塞性黄疸。(3分)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1分)
②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2分)
③腹部B超观察肝脾情况。(1分)
4.治疗原则:(4分)
①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1分)
②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1分)
③护肝药物。(1分)
④中医药。(1分)

第5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18岁。
主诉: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5天。
病史: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高达38.5℃,无寒战,无咳嗽,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右上腹部不适,曾按"上呼吸道感染"和"胃炎"治疗,无好转。5天前皮肤出现黄染,尿色较黄,无皮肤瘙痒,大便不白,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
查体:T37.6℃,P8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皮肤略黄,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3cm,质软,右上腹有轻压痛和叩击痛,侧位时可扪及脾脏,腹水征(-),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Hb120g/L,WBC4.7×10/L,N0.65,L0.30,M0.05,PLT200×10/L;尿蛋白(-),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颜色加深,隐血(-)。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黄疸原因待查(急性黄疸型肝炎可能性大)。
(2)诊断依据
①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右上腹不适等全身及消化道症状,5天前出现黄疸。
②查体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③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
2.鉴别诊断(5分)
①鉴别黄疸型肝炎的类型。
②溶血性黄疸。
③肝外阻塞性黄疸。
3.进一步检查(4分)
①肝功能(包括血胆红素)、血脂检查及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查。
③腹部B超检查。
4.治疗原则(3分)
①一般治疗,如休息、严禁饮酒等。
②抗病毒治疗包括应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③应用护肝药物。
④中医药治疗。

第6题:

病毒性肝炎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2周入院。
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 ℃,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2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大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 37.8℃,P 84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 126g/L,Ret 1.0%,WBC 5.2×10/L,N 65%,L 30%,M 5%,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便潜血(-)。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 本例初步印象是: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其诊断依据是:
(1)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
2.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黄疸鉴别。
(1)溶血性黄疸 一般伴贫血,Ret升高,尿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2)肝外阻塞性黄疸 有胆石症、胰头癌等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常伴皮肤瘙痒,粪便呈陶土色,尿胆原(-),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而间接胆红素正常。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肝炎和病毒的类型应作:
(1)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
(2)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
(3)腹部B超 观察肝脾情况。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 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3)护肝药物。
(4)中医药。

第7题:

病例摘要: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2周入院。
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2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排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查体:T37.8℃,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Hb126g/L,Ret1.0%,WBC5.2×10/L,N65%,L30%,M5%,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潜血(-)。


答案:
解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2)其诊断依据
1)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
2.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黄疸鉴别。
(1)溶血性黄疸 一般伴贫血,Ret升高,尿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2)肝外阻塞性黄疸 有胆石症、胰头癌等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常伴皮肤瘙痒,粪便呈陶土色,尿胆原(-),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而间接胆红素正常。
3.进一步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肝炎和病毒的类型应作:
(1)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
(2)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
(3)腹部B超观察肝脾情况。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3)护肝药物。
(4)中医药。

第8题:

男性,62岁。上腹胀半年,皮肤巩膜黄染伴尿色加深15天。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呈白色陶土样,伴持续低热、全身乏力。黄疸症状进行性加重。发病以来,睡眠差,体重下降4kg。否认肝胆、胃肠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及手术、外伤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 37.2℃,P 90次/分,R 17次/分,BP 115/60mmHg。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胆囊,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ALT 452U/L,AST 258U/L,TBIL 311.2μmol/L,DBIL 251.21μmol/L,CA19-9 106U/L,凝血功能正常。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初步诊断1.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2.梗阻性黄疸(二)诊断依据1.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 老年男性,慢性病程。以腹胀、食欲不佳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典型的无痛性进行性黄疸症状,伴有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2.梗阻性黄疸 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胆囊,无压痛。二、鉴别诊断1.壶腹周围癌或胰头癌(确诊其中之一)2.胆总管结石3.黄疸性肝炎4.原发性肝癌三、进一步检查1.腹部B超检查。2.上腹部CT或MRI检查。3.必要时行MRCP或ERCP检查。四、治疗原则1.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治疗。2.如无法切除可行姑息治疗 内引流术、外引流术、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PTCD)、胆管支架植入术等。3.化疗、放疗等。

第9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热、食欲减退、恶心3周,皮肤黄染2周入院。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右上腹部不适,无呕吐,曾服感冒药无好转。2周前家人发现皮肤发黄,尿色亦黄,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大便正常,发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体健,无肝炎及胆囊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
查体:T37.8℃,P84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可,皮肤略黄,无苍白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黄染,结膜无苍白,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5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脾侧位肋下刚触及,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Hb126g/L,Ret1.0%,WBC5.2×10/L,N65%,L30%,M50%,PLT200×10/L;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粪便常规(-),便潜血(-)。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其诊断依据是:
(1)有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不适等黄疸前期表现,1周后出现黄疸。
(2)查体见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3)化验尿呈肝细胞性黄疸。
2.鉴别诊断与其他原因黄疸鉴别。
(1)溶血性黄疸一般伴贫血,Ret升高,尿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2)肝外阻塞性黄疸有胆石症、胰头癌等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常伴皮肤瘙痒,粪便呈陶土色,尿胆原(-),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而间接胆红素正常。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确诊肝炎和病毒的类型应作:
(1)肝功能和血清胆红素测定。
(2)肝炎病毒学指标检查。
(3)腹部B超观察肝脾情况。
4.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多种维生素、严禁饮酒等。
(2)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
(3)护肝药物。
(4)中医药。

第10题:

患者女,74岁。间断上腹部不适1年,发现皮肤巩膜黄染15d。粪便色浅,尿色深黄。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肝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可及肿大胆囊,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B超提示:胰头区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胆囊肿大。肝功能:ALT203U/L,AST167U/L,GGT559U/L,ALP835U/L,TBil199.7mmol/L,DBil144.6mmol/L可行的进一步治疗方案是()。

  • A、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 B、术前PTCD减黄
  • C、术前ERCP+胆管内支架置入减黄
  • D、胆肠内引流术
  • E、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F、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肠系膜上-门静脉切除和重建术

正确答案:A,C,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