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工

“带把劲”是黄大茶加工过程中()步骤的关键A、生锅B、熟锅C、二青锅D、干燥

题目

“带把劲”是黄大茶加工过程中()步骤的关键

  • A、生锅
  • B、熟锅
  • C、二青锅
  • D、干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锅塌豆腐挂糊后进行预熟加工的方法是( )。

A.油炸

B.水氽

C.单面煎

D.双面煎


正确答案:B

第2题:

把A,B两平板锅分别加热到120,400度,在两个锅上面分别滴一滴水。请问那个锅上面的水先蒸发?()

  • A、A锅
  • B、B锅
  • C、一块蒸发

正确答案:A

第3题:

夏季,有一锅热稀饭,为使稀饭凉的更快一些,()可以使稀饭凉得最快。

A.搅动锅中的稀饭

B.把锅放入凉水中

C.把锅放入凉水中,搅动锅中的稀饭

D.把锅放入凉水中,搅动凉水


参考答案:C

第4题:

珠茶初加工大部分叶子成圆的关键工序是()。

  • A、揉捻
  • B、炒对锅
  • C、炒大锅
  • D、二青
  • E、炒小锅

正确答案:B

第5题:

二青锅的作用是()

  • A、杀青
  • B、揉捻
  • C、进一步细条
  • D、干燥

正确答案:A,B

第6题:

简述烘湿坯,锅炒毛坯,锅炒足干。眉茶干燥工艺流程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烘湿坯:用烘湿坯来代替锅炒湿坯的关键是烘湿坯的烘干程度,一般掌握含水量在30-40%左右,烘得过干,毛茶条索松散,反之则达不到作用。一般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20-130℃,摊叶厚度2厘米,烘时15分钟左右。
锅炒毛坯:锅温100-110℃,炒到手捏叶子有部分发硬,有触手感,含水量15%左右。
锅炒足干:同前。

第7题:

简述锅炒毛坯(湿坯和毛坯)、锅炒足干。眉茶干燥工艺流程的技术要点,并比较其品质特点。


正确答案: 锅炒毛坯:锅温120℃-130℃,投叶量依机型而定,叶子下锅后可听到炒芝麻的响声即可。炒30分钟左右,约7成干时起锅,摊30分钟再足干。
锅炒足干:下锅温度90-100℃,后逐步降到60℃左右,全程炒40-60分钟到手捻茶条成粉末即可起锅。

第8题:

简述下列二种眉茶干燥工艺流程的技术要点,并比较其品质特点。

(1)锅炒毛坯(湿坯和毛坯),锅炒足干。(2)烘湿坯,锅炒毛坯,锅炒足干。


参考答案:(1)锅炒毛坯:锅温120℃-130℃,投叶量依机型而定,叶子下锅后可听到炒芝麻的响声即可。炒30分钟左右,约7成干时起锅,摊30分钟再足干。
锅炒足干:下锅温度90-100℃,后逐步降到60℃左右,全程炒40-60分钟到手捻茶条成粉末即可起锅。
(2)烘湿坯:用烘湿坯来代替锅炒湿坯的关键是烘湿坯的烘干程度,一般掌握含水量在30-40%左右,烘得过干,毛茶条索松散,反之则达不到作用。一般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20-130℃,摊叶厚度2厘米,烘时15分钟左右。
锅炒毛坯:锅温100-110℃,炒到手捏叶子有部分发硬,有触手感,含水量15%左右。
锅炒足干:同前。
品质特点比较:汤色绿度和亮度:(2)优于(1);条索紧结度:(1)优于(1);条索锋苗:(2)优于(1)。

第9题:

以下属于广东大叶青的加工工序的是()

  • A、杀青-揉捻-闷堆-干燥
  • B、杀青-锅揉-闷黄-复炒-复揉-烘干————北港毛尖
  • C、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密封)————平阳黄汤
  • D、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捡剔-熏烟————沩山毛尖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造成珠茶干茶碎末多,扁而不圆的原因主要是()。

  • A、揉捻加压太轻
  • B、二青叶含水量过高
  • C、炒对锅时间不够
  • D、炒小锅锅温过高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