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科)

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题目

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 A、2~3岁
  • B、3~4岁
  • C、4~5岁
  • D、5~6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学前儿童阶段,主要指导学前儿童学习二元分类法,即要求学前儿童在感知水平上把物体分成两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2题:

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B
解析:
随着幼儿生理上的成熟,言语知觉的发展,幼儿的发音能力也迅速发展,特别是3~4岁期间发展尤为迅速,是幼儿学习语言发音的最容易年龄阶段。故选B。

第3题: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

A、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表达情感和调整情绪

B、帮助学前儿童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C、帮助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D、对学前儿童进行初步的性教育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 )。


正确答案:中、短期发展目标

第5题: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B

第6题:

分类方法的运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A.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B.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C.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D.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学前儿童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B
解析:
学前儿童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3—4岁,即幼儿园小班,在这个阶段儿童表现出的发展特征是:①生活范围扩大,幼儿3岁以后进入幼儿园,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老师、更多同伴的新环境。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交往能力得到了迅速发展。②认识依靠行动,这一阶段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3—4岁幼儿的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们的注意、感知、想象、语言、思维等都与动作联系在一起。③情绪作用大,此时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周围人的感染。④爱模仿,3—4岁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也很大。

第8题:

儿童开始出现简单的分类能力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参考答案:B

第9题:

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正确答案:5~6岁

第10题:

学前儿童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正确答案:科学教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