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76国际金融

试述1994年初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题目

试述1994年初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994年初,中国加大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施了"银行结售汇制、汇率并轨、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具体:
1取消了实行15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40多年的外汇上缴制度,取消了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对中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
2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过渡为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1994年以前,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所有用汇都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批。尽管当时存在外汇调剂市场,可满足部分计划外的用汇需求,但仍受调剂用汇指导序列的限制。1994年取消了经常项目对外付汇的大部分汇兑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第三,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以前,各地均设有外汇调剂中心。这对于调剂外汇余缺、提高外汇资金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市场分割,外汇资金横向流通不畅,汇率不一。1994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使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大大优化了外汇资金的配置效率,而且奠定了人民币单一汇率的市场基础。
第四,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88年外汇调剂中心公开市场业务开办以后,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由于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差价较大,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外汇秩序的稳定。1994年1月1日起,成功地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五,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体系。金融机构是外汇资金流动的主渠道。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外汇管理由过去直接审批管理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逐步转变为通过金融机构对外汇收支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4)停止发行外汇券。
(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

第2题: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包括:
(1)实现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3)建立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
(4)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禁止指定金融机构以外的外汇买卖。
(5)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节。

第3题:

试述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1)原事业系统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删除商业企业所承担的政府行政职能,使其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经营实体。具体:下放商业公司所控制的经营权,使基层商业企业能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实行商业公司地职能转变,剔除其所承担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使其本身成为真正的经营实体。
撤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减少重叠的行政管理层次,其代表性的做法是撤并各地区的商业厅(局),组建商业管理委员会。
(2)统一管理全社会商业的探讨。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授权原商业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社会商品流通实行统一管理;二是组成由各系统主管部门和社会综合管理部门参加的社会商业综合管理协调委员会,对各系统的商品流通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三是由社会综合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社会商品流通活动


第4题:

试述我国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取消固定汇率制,实现汇率并轨,建立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
(2)对所有涉外企业经常项目下的用汇实行售汇制。
(3)对外贸企业、外资企业的外汇收入逐步实现结汇制。
(4)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实现外汇资金的市场分配及取消外汇券,规范我国货币流通。
(5)建立和规范我国外汇市场。
(6)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项下外汇收支的管制与管制的逐步放松。

第5题:

简述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经常项目管理措施的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1)根据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规定,我国境内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凡经常账户项目下的对外支付,只要具有有效凭证或文件,就可到外汇指定银行,按当日挂牌汇率购买所需外汇,无须再经过外汇管理局的审批。
(2)我国售汇制的实施,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是从1994年初开始,率先对国有外贸、工贸企业的进口贸易及进口贸易从属项目的用汇实行了售汇制;第二是从l996年起,对所有国内居民,包括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人居民经常项下的用汇实行按需原则的售汇制。

第6题:

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重要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1994处1月1日起,作为外汇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成果之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得到突破性改进,人民币汇率开始向市场汇率过渡,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外汇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实行银行结汇制与售汇制;
(2)汇率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
(3)人民币汇率进入管理浮动制时代。这是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转变,是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实质性的一大步。

第7题:

1994年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这一改革,(1)使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汇率统一、以结汇制取代留成制;(2)以全国联网的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取代以前的官价市场和分散割离的调剂市场;(3)以管理浮动汇率以代以前的官价固定调剂价浮动的双重汇率制;(4)以单一货币流通(人民币)取代以前的多种货币流通和计价

第8题:

我国的外汇结、售汇制度起源于:()

A建国初期

B全面计划经济时期

C改革开放以后

D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A

第9题:

简述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资本(金融账户)管理措施的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1)2003年1月,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外汇管理局联合颁布了《外债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界定了我国现阶段外债的范围。对于虎善我国外债管理法规体系,加强全口径外债管理,规范举借外债行为,增加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益和防范外债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
(2)我国于2002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3)200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可采取各自的方式,按照规定集合境内资金或购汇进行相关境外理财投资。这两项政策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开始放松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外汇管制,向实现资本项下人民币的可兑换迈出了步伐。

第10题: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的是撮合竞价交易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