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9训诂学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A、形训B、义训C、以共名释别名D、以狭义释广义E、同训

题目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 A、形训
  • B、义训
  • C、以共名释别名
  • D、以狭义释广义
  • E、同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注:“政谓法教。”这种训诂方法属于直陈词义的()。

  • A、同义相训
  • B、标明义界
  • C、以狭义释广义
  • D、以共名释别名

正确答案:C

第2题:

《说文•角部》:“解,判也。”《说文•采部》:“释,判也。”采用的训诂方法是()。

  • A、递训
  • B、互训
  • C、同训
  • D、以狭义释广义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下列训诂实例中,解释被释词具体义的是()。

  • A、“彻彼桑土”之“彻”训为“裂”
  • B、“彻我墙屋”之“彻”训为“毁”
  • C、“天命不彻”之“彻”训为“道”
  • D、“彻我疆土”之“彻”训为“治”
  • E、《说文•支部》:“彻,通也。”(普通义)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说文•皿部》:“盔,菜也。”这种训诂方法属于直陈词义中的()。

  • A、同义相训
  • B、标明义界
  • C、以狭义释广义
  • D、以共名释别名

正确答案:D

第5题:

《诗经•崧高》:“以赠申伯。”《毛传》:“赠,增也。”这条训释是()。

  • A、义训
  • B、同训
  • C、声训
  • D、推求语源
  • E、以本字释借字

正确答案:C,D,E

第6题:

“腕,宛也,言可宛曲也。”其训诂方式是()

  • A、形训
  • B、反训
  • C、声训
  • D、义训

正确答案:C

第7题:

《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这里所运用的义训方式是()。

  • A、同义相训
  • B、描述譬况
  • C、以狭义释广义
  • D、以共名释别名

正确答案:B

第8题:

《说文•口部》:“咽,嗌也。”“嗌,咽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 A、递训
  • B、互训
  • C、以共名释别名
  • D、形训

正确答案:B

第9题:

辨“训”和“义”需要辨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说文.玉部》:“圭,玉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 A、以大名释小名
  • B、以共名释别名
  • C、互训
  • D、义训
  • E、同训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