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

为防止和控制培养基灭菌过程中杂菌的侵入,实践生产常采用的灭菌措施有().A、培养基灭菌B、发酵罐灭菌C、对所有发酵过程的物料进行灭菌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题目

为防止和控制培养基灭菌过程中杂菌的侵入,实践生产常采用的灭菌措施有().

  • A、培养基灭菌
  • B、发酵罐灭菌
  • C、对所有发酵过程的物料进行灭菌
  • D、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灭菌过程中要控制好培养基的泡沫?


正确答案: 灭菌时,要随着罐温的上升,培养基中的有氮源因配比、品种、装量的差异,或者由于用汽不当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的内部是空气,由于空气的比热打,液体的比热小,泡沫变成为隔热层,蒸汽热量难以穿透,杂菌不易被杀死。尤其是发生泡沫顶罐逃液,或在培养液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层都易使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是灭菌操作应防止的弊端。选择适当的原料配比和培养基装量,提高原材料质量,消前适量补加油脂或者化学消泡剂,讲究合理的用汽操作可以防止在培养基灭菌过程中泡沫失控。

第2题:

干热灭菌的温度是160°C、维持2—3小时,培养基、玻璃、金属器材灭菌常采用此法。()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防止细菌污染培养基宜采用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无菌操作

E、灭菌与无菌操作


参考答案:E

第4题:

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成败,灭菌失败主要不良后果包括()。

  • A、杂菌污染造成生产能力的下降
  • B、杂菌产物使目的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非常困难
  • C、菌种发生遗传变异
  • D、改变反应介质的pH值,使生物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 E、杂菌可能会分解产物,使生产过程失败

正确答案:A,B,D,E

第5题:

在培养基的灭菌过程中是否能做到绝对无菌?为什么?发酵生产中对培养基的灭菌的无菌程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若要求灭菌后绝对无菌,即Ns=0,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得出灭菌时间将等于无穷大,这对生产来说是不可能,所以培养基灭菌后,在培养液中必然还残留一定的活菌。
工程上通常以Nt=10-3个/罐来进行计算,即杂菌污染降低到被处理的每1000罐中只残留一个活菌的程度,这就可以满足生产的要求了。

第6题:

配制好的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前要确保容器盖已经完全拧紧以防止灭菌过程中培养基溢出。()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培养基和玻璃器皿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的温度为();时间为()。


正确答案:121℃;20分钟

第8题:

防止细菌污染培养基宜采用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D.无菌操作
E.灭菌与无菌操作

答案:E
解析:

第9题: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 B、接种纯种细菌
  • C、适宜条件下培养
  •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有间歇灭菌和()。


正确答案:连续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