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简述品德的实质。(简述品德的内涵)。

题目

简述品德的实质。(简述品德的内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2)具有相对稳定性;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


正确答案:


第2题:

简述品德的实质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第3题:

简述品德的特征。


正确答案:
答:(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i分)
(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1分)
(3)品德表现的行为性。(1分)
(4)品德结构的稳定性。(1分)
(5)品德抉择的自觉性。(1分)

第4题:

简述品德发展的实质。


答案:
解析:
(1)品德的实质。 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 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是德行产 生的内因,又称为德性=品德的实质就是人际交往经验结构,根本内容为对人、对事、对己方面的 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 品德的结构包含两个组成部分:一为动机部 分;一为行为部分。前者体现的是个体规范行为 的需要,即从内心遵从还是背离社会规范;后者 体现的是对社会规范的执行情况,即与需要相符 合的行为方式。 (2)品德形成发展的实质。 既然品德是人际交往的经验结构,那么品德 就应该是在人际交往经验获得的过程中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人的交往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是 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下进行的,个体对于人际 交往经验的总结过程,就是接受社会规范的过 程。通过接受社会规范,执行社会规范,并从行 为结果的反馈中强化个体对规范的必要性认识, 获得执行规范行为的体验,确立自觉执行规范的 动机,从而使品德得以形成和发展。这就是品德 发展的实质。

第5题:

简述品德的实质。


正确答案:
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第6题:

简述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正确答案:

第7题:

简述品德和道德的联系。


正确答案:
(1)个体品德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第8题:

简述影响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


正确答案:
(P357~361)
(1)外部因素。
①社会文化条件。
包括社会风气、民族文化、学校与集体等。
②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既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促进,同时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注重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创造出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气氛。
(2)内部因素。①智力水平。②受教育程度。

第9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以及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答案:
解析: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包括: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10题:

简述职业品德的结构;以及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技术。


正确答案: (1)职业品德的结构:
①道德认识(即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和掌握。)
②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体在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作出评价时所获得内心体验,如集体主义感和自尊感等。)
③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道德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顽强地达到社会道德要求的一种心理过程。)
④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由某种道德动机的驱使而作出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表现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
(2)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技术:
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②合理奖惩的心理技术
③利用范例的心理技术
④角色扮演的心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