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试述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题目

试述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
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整。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2题: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a.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b.自我意识增强;c.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d.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a.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b.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3题:

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动荡性,反映了品德的不成熟,体现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过渡期的特点。(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初中生的品德具有()的特点。

A动荡性

B反复性

C稳定性

D可靠性

E敏感性


A,B,E

第5题:

试述科尔伯特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
解析:
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
A、前习俗阶段。儿童此时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为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习俗水平。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也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后习俗水平。也称原则的道德水平。此时人们行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

第6题:

联系实际,谈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第7题:

简述幼儿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案:
解析:
(1)幼儿更多地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作出道德判断。
(2)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之问存在着脱节现象。
(3)幼儿已具有初步的道德规范的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场合以调节自己的行为。
(4)幼儿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外部、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的,也就是说幼儿处于皮亚杰所称的道德他律阶段。

第8题:

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第9题:

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非常强调理性作用,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非常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
②提高研究过程中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概括性;
③理论地研究教育。
(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
①当代教育研究,不同的教育哲学观构成不同层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构不同的理论体系;
②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在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也表现出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
①在研究目标的确定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
②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强调大教育观;
③在研究方法上,更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作用;
④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强调在个体研究基础上的集团认识主体——科学研究群体;
⑤在教育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所具有的明显价值取向性。
(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①强调教育实验研究在发展教育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探索教育实验的特点,以不断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
②教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的发展;
③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10题:

试述个人品德的形成及其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


正确答案: (1)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个人的道德品质同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一样,是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以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合理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一个人的社会存在是通过他的社会实践来决定他的社会意识的。
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都包含有心理上或行为习惯上几种基本成分的相应发展,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等。
(2)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总之,良好个人品德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目的,也是社会教育的任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为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