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后人将其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封珍式》。

题目

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后人将其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封珍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竹简反映了()代的法律概况。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参考答案:D

第2题:

睡虎地秦简上面的字体是?()

  • A、小篆
  • B、秦隶
  • C、大篆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墓葬遗址中,出土了大批帛书的是

A.云梦睡虎地秦墓 B.长沙马王堆汉墓

C.临沂银雀山汉墓 D.江陵张家山汉墓


正确答案:B

第4题: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年发现的。


正确答案:1975

第5题:

在()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

  • A、湖北省云梦睡虎地
  • B、长沙马王堆
  • C、敦煌莫高窟
  • D、贾湖遗址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公室告何也?非公室告何也?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


答案:
解析:
(1)这段文字反映的是秦朝对起诉权的限制制度——“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公室告是什么?非公室告是什么?杀伤他人或者盗窃他人,是公室告;子女盗窃父母,父母擅自杀死、残伤、髡剃子女及奴妾不是公室告。子女控告父母以及奴妾控告主人的案件,为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
(3)秦朝对于起诉权限作了严格的限制,不能乱告。秦朝将控告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对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必须受理;对于非公室告的案件,官府不予受理,如果控告人坚持告诉,还要追究控告者的刑事责任。
(4)秦朝区分“公室告”和“非公室告”,有助于秦律集中把矛头直接指向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盗贼。秦朝将控告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而且严格限制起诉权,实际上是封建伦理的尊卑关系和主奴等级关系在诉讼制度上的反映。

第7题:

睡虎地秦墓竹简


正确答案: 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

第8题:

《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

A.《秦律18种》

B.《效率》

C.秦律杂抄

D.《法律答问》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世界上至今最早的法律文本是云梦睡虎地的秦墓竹简。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挖掘出大量秦简,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发现秦简。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