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增养殖学

对虾的摄食习性以及投饵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题目

对虾的摄食习性以及投饵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不能形成投饵的条件反射。不能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的信号,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以保持饵料的味道;
(3)对虾以螯足掠去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食粉状食物。配合饵料在水中应至少能保持2h不容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时怕惊动,池内应不放或少放争食性动物;
(5)中国对虾有明显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饵料时摄食量下降。养成中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在傍晚或黎明前应各投喂全天量的30%以上;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的习性,投饵时应沿池四周投喂,随对虾生长,逐渐向较深处(1.0m)左右转移,但绝不能投到中心沟等深水区;
(8)水质不佳,溶解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水温超过32℃以上或降至10℃以下时对虾摄食量下降。应减少投饵数量,防止造成恶性循环,造成对虾死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投饵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合理确定投喂量。在投饵时一般不需要投喂饱食量,否则剩下的料会使虾塘水质环境变差。另外,池塘内也会繁殖一定数量的天然饵料,再考虑到蜕皮等对虾停食的因素,一般可按日摄食量的70%~80%投喂。
(2)观察对虾摄食情况。投料后仔细检查对虾的摄食情况,注意投饵后是否很快被吃光。一般情况下,投饵后1~1.5小时,应有90%上的对虾达到饱腹程度,否则是投饵不够。如在下次投饵时,虾塘内仍有残饵,则应减少或停止投饵。
(3)观察对虾生长和活动情况。7~8月对虾体长日增长值应在1毫米以上,如达不到这一数值,可能是投饵不足的表现。对虾白天成群结队地沿池边朝一个方向游泳,也可能是投饵量不足所致。如有上述现象的出现,则应适当增大投饵量。
(4)观察环境和水质情况。水温过高或过低、盐度突变以及水质不良,均可引起对虾摄食量下降。尤其在水质不良时,如果仍按正常投饵量投喂,便会出现残饵。残饵将加剧水质、底质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将引起对虾窒息死亡。因此在水质不良时,应努力设法改善水质,及时施用沸石粉或消毒剂。
(5)对虾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一经开包,尽快用完,以免香味、药物流失和变质。

第2题:

如何进行对虾类的增殖放流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人工放流苗种,增加补充量,恢复或增强资源量,通过投放人工育苗生产出来的虾苗进行增殖。
应注意的问题有:
(1)考虑环境容量问题;
(2)调查该海域的食物链状况,调查敌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调查饵料生物的数量及竞食生物的状况,大而确定是否适宜放流。
(3)放流的生物苗种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尤其不能带有传染病病原体,以免疾病的传播扩散。

第3题:

如何确定对虾的投饵量?


正确答案: 以日摄食量和日摄食率为重要参考指标。摄食量不等于投饵量。
依据摄食情况。
(1)通过观胃调整饵料投喂量。但要注意,如果在缺饵条件下虾可以以底泥和藻类为食,也能使胃呈现半饱和状态。
(2)检查池底残饵情况,如在下次投饵之前池内仍有残饵,就应少投或不投。比较理想的投饵量是对虾摄食较好,略有残饵。
(3)检测网。在池内不同位置设投饵盘,投饵时撒上与池内相同密度的饵料,投饵后2~3h检查网上有无残饵,如残饵较多,则下次减少投饵数量,如投饵后很快被吃光,则应增加投饵量。
(4)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
对虾个体大小分化严重,肠道粗而弯曲都是饵料长期不足的表现。对虾腹部肌肉松软、缺乏弹性或发白,也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表现(或感染肝胰腺细小病毒,消耗性疾病)。对虾白天成群结队地沿池边朝一个方向巡游也是缺饵的表现。
(5)根据水环境条件调整投饵量
温度、盐度、溶氧、氨氮、硫化氢、pH值等水质条件的改变均可引起对虾摄食量下降。在水质不良时,如果仍按正常投饵,便会出现残饵,残饵的腐败分解加剧了池水和池底的恶化,对虾摄食量进一步减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引起对虾感染疾病或缺氧浮头死亡。尤其在高温期,水质污染进程快,因此水质不佳时,应努力改善水质。
(6)根据饵料生物情况调整投饵量
1即使在短期可以依靠基础饵料生物作为主要营养源的池塘,也应适量补充投喂部分饵料,以使基础饵料生物保持一个最低的繁殖种群基础,尽可能较长期地利用基础饵料生物,营养代偿、净化水质、生态平衡,,维持良好水质,使对虾生长得更好。2.投饵过量即浪费又坏水,有百害而无一益。投饵不足,对虾用于生长的能量很少或呈负值,生长速度就降低、不生长或负生长因此投饵不足实际上也是一种对饵料的浪费。

第4题: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对虾养殖中后期氨氮、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

  • A、天气沉闷
  • B、投饵过多
  • C、藻种老化
  • D、抓虾过后的泛底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中国对虾在越冬场时()

  • A、活动能力弱
  • B、摄食强度大
  • C、索饵育肥
  • D、雌雄交尾

正确答案:A

第6题:

如何估计对虾的摄食量并确定日投饵量?


正确答案: 日摄食量是指1尾对虾一天所要摄食食物的数量,以克重计。日投饵量,主要依据对虾的摄食量来确定。一般在养殖虾塘设立饲料观察台,在观察台用伞网放饲料,以观察摄食量的情况。摄食量因对虾发育阶段而异,随体重增长而有变化,随个体生长而逐步增加。而日摄食率(对虾日摄食量与自身体重之百分比),随体重增加而下降。
一般说来,对虾的日摄食量与体长、体重的关系大体为:体长1~2厘米,其日摄食量占自身体重的150%~200%;3厘米长的虾体为100%;4厘米为50%;5厘米为32%;6厘米为26%;7厘米为24%;8厘米为18%;10厘米为13%;12厘米为10%;13厘米以上为5%~8%。
以斑节对虾为例,其日投量(配合饲料)一般按每尾体重来计算。若每尾虾重为1克,则应投的饲料为体重的16%,即需1.6克的饲料;2克重为14%;3克重为12%;5克重为10%;8克重为8%;15~20克重为6%~5%;20~30克重为5%;30克重以上为4%。

第7题:

中国对虾的摄食习性与投饵有怎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对虾脑欠发达,很难形成条件反射,无法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信号,因此投饵不能过于集中。
(2)对虾视觉较差,活动范围有限,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因此,投饵要分散,勤投少喂。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可提高对虾的摄食效果和对饵料的利用率,如牛磺酸、甘氨酸等。
(3)对虾以螯足捕获食物,用颚足抱持食物,不能摄取粉状食物。因此,配合饲料颗粒大小对饵料的利用率有影响,另外,配合饲料在水中应能保持2小时不溃散,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对虾争食能力差,摄食又怕惊动,为了充分利用饵料,清池要彻底,混养要注意比例。
(5)中国对虾有明显的嗜食性,喜专吃一种饵料,更换新饵料时摄食量下降。所以在更换饵料时应减少投饵量,逐渐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中国对虾摄食有明显的日变化,以黎明和傍晚摄食量多,中午和午夜摄食较少,傍晚和黎明应各投全天量的30%以上。养殖后期更是如此。
(7)中国对虾有沿池四周觅食之习性,投饵应沿池四周投喂,随生长,逐渐向较深处转移(1m左右)。
(8)水质不佳,溶氧下降,氨氮硫化氢增高,对虾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应减少投饵量。在10~32℃温度范围内,对虾的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9)对虾的摄食强度随蜕皮周期呈节律性变化。

第8题:

对虾苗种淡化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正确答案: 对虾早期生活在高盐度的海水中,因此,苗种淡化通常要到仔虾的后期阶段(第8~10天以后)才能进行。开始淡化时,每次必须缓缓地泵入淡水,最好以喷洒方式分多次进行,并充分地增氧和搅水,避免育苗池局部和短时间内盐度急剧下降,使育苗池的盐度每天降低1(不能大于2)。随着苗种长大,每天降低盐度幅度可逐步提高,最好不超过5。当盐度降低到10以下时,每天盐度降幅又降低至1~2。淡化过程要非常小心,保持经常观察虾苗的活力状态,来确定是否继续淡化。斑节对虾虾苗在盐度小于6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有较大的影响。
我国许多地方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是在低盐度中进行的,需将虾苗进行淡化处理。为节省成本,通常与标粗同时进行,放养密度很高,因此要保证溶氧充足,水质良好。由于南美白对虾在苗种培育时要求盐度为25以上,且稳定。虾苗淡化需在进入仔虾期进行,淡化时应根据进苗场的池水盐度调配好暂养池的池水盐度,然后逐渐淡化。在盐度高且苗种适应淡化情况下,每天盐度降幅可以较大,但不宜超过5。当盐度降低到10以下时,每天降低的盐度不超过1,直到池内水的盐度降到1.5~2。绝不要淡化至零,也不能太快,否则将影响虾苗的存活率。

第9题:

对虾在越冬场摄食强度大。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对虾放苗应注意的事项。


正确答案: (1)放苗时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最好是在早晨6~9时或傍晚放苗。
(2)同一养殖池,同一批孵化的虾苗,一次放足。
(3)准确计数,这样可以准确掌握放苗量
(4)放苗当天可少量进水或开动增氧机以增加溶氧。
(5)虾苗放入养成池后,观察有无死亡和异常现象(100~200尾,小网箱,观察一周)。
(6)放苗时,先解开袋口,让水慢慢进入袋内,再提起袋角,让虾苗自然游到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