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简述陈子昂诗歌理论主张的要点。

题目

简述陈子昂诗歌理论主张的要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陈子昂为文反对齐梁的颓靡诗风,他对“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兴寄都绝”深感不满,倡导“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其诗作能基本上反映自己的诗歌主张,内容深厚,风格刚健蕴藉,语言朴实。1、反对“彩丽竞繁,兴寄都无”的齐梁诗风。2、倡导“汉魏风骨,正始之音”。3、以复古为革新来提倡他的创作主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主要提出了()和()两个口号,他的()三十八首,()七首和()等作品,实践了他的革新主张。


参考答案:风骨;兴寄;《感遇》;《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

第2题:

简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正确答案:初唐时,诗坛上正是“上官体”风行一时之际。诗歌创作几乎无法摆脱奇梁绮丽之风的影响。陈子昂不满这种状况。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浮艳文风旗帜。振臂高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以与齐梁诗歌“采丽 竞繁,兴雅都绝”的风气相抗衡,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并且在自己的诗歌创造创作中身体力行。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更为关阔的社会生活,树立了质朴刚健的诗风,将诗歌创作引向了健康发展之路。

第3题:

简述陈子昂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


参考答案:第一、指出“文章道弊五百年”,诗歌创作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第二、明确提出改革现状的具体要求。大力提倡“风雅兴寄”,“汉魏风骨”。 第三、提出了自己对新诗歌的艺术形式要求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第4题:

陈子昂在新乐府运动中提出了“兴寄”、“风骨”的理论主张,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了诗歌的真正革新。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试析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  


正确答案: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重点是“风骨”与“兴寄。
(1)“风骨”一词,魏晋以来有之,《文心雕龙》更设专论。从总体说,“风”是一种审美观念,主要是指刚健之美的形式,“骨”则属内在的“质”的范畴,指有坚实的思想内容。陈子昂在理论方面超出“四杰”的是,他对“风骨”下了一个定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此可谓对有“风骨”之诗总体的审美观。
(2)他对创作这种诗篇提出了一个原则:“洗心饰视,发挥幽郁”,即是洗净心中世俗与势利之念,拭(饰同拭)去所见所感身外事物(即审美对象)的虚形假象,透彻地把握对象的本质,心物交融地表现诗人的忧情幽思。
(3)陈子昂将“风骨”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骨气”为核心 ,偏重于魏征所说的“词义贞刚,重乎气质”和杨炯“壮而不虚”、“按而弥坚”,以与“彩丽竞繁”形成明显的区别。《修竹篇》中的“修竹”就是体现“风骨”的一个意象。
(4)所谓“兴寄”,就是诗要有为而发,情有所寄托,“托物起兴”,“因物喻志”,无轻浮虚饰之迹。《修竹篇》处处寄托了诗人与世俗不合的忧愤情思,南岳修竹的风骨实质上也暗示了诗人的人格理想与审美理想,以及欲超世脱俗的愿望。他的创作实施与主张,对后来的李白、杜甫及很多盛唐中唐诗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6题: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开启了唐朝一代诗风,他的主张没有缺陷。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简述陈子昂诗歌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兴”,兴发,“寄”,寄托。“兴寄”就是以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思(主要是政治怀抱),就是既有感而作,又有所寄托。“风骨”就是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充实雅正,感情激烈昂扬;
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成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第8题:

陈子昂提出了“兴寄”、“风骨”的理论主张,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实现了诗歌的真正革新。(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陈子昂在著名的《修竹篇序》里表达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
首先,他用“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概括了前代文学的弊病和不足;
其次,他明确标举“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反对没有风骨、没有兴寄的作品;
第三,他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之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这就指出了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10题:

简述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思想。


正确答案: 初唐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他的诗歌创作表现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1)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2)提出诗美理想。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
(3)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倡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