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题目

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治理国家,唐初统治者主张礼刑并用,轻罪重罚。

A

B



第2题:

简述陈子昂的诗歌主张?


正确答案:初唐时,诗坛上正是“上官体”风行一时之际。诗歌创作几乎无法摆脱奇梁绮丽之风的影响。陈子昂不满这种状况。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浮艳文风旗帜。振臂高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以与齐梁诗歌“采丽 竞繁,兴雅都绝”的风气相抗衡,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并且在自己的诗歌创造创作中身体力行。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更为关阔的社会生活,树立了质朴刚健的诗风,将诗歌创作引向了健康发展之路。

第3题:

唐初,创作《感遇》诗三十八首、倡导风雅兴寄的诗人是()。

A、王勃

B、杜审言

C、沈佺期

D、陈子昂


参考答案:D

第4题:

简述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及其对唐代诗文发展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一是陈子昂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明确地批判了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是他努力实践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其作品的面貌不但和齐梁及唐初宫廷诗人迥别,而且和四杰亦不尽同。无聊的奉和酬赠、歌功颂德之作更少了,感慨社会人生、抒发个人情志之作更多了,而且绝无轻靡浮薄的气息,彻底脱去了华美的形式,代之以苍老雄健,沉着抑郁。
三是陈子昂的散文,尤其是古文,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总之,陈子昂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为唐代的诗文革新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5题:

写出《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原文及其释义。


正确答案: 【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什么时候?想到宇宙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第6题: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骏爽刚健的风格。南朝梁批评家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都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也盛赞“汉魏风骨”,李白并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赞赏诗句。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试述李贽、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


正确答案: 李贽所说的“童心”就是真心,就是清洗了封建伦常教条束缚和蒙蔽的“最初一念之本心”,它不是一般所谓的“真情实感”,而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真情实感。他说的“童心”是反对以“闻见道理”为心,即以程朱理学为心,是以打破封建思想桎梏为前提的。“童心”说为文学确立了一个全新的标准,文学不再是“明道”“载道”的“假言”“假事”“假文”,只要是出于“童心”,就是天下之至文。李贽这一学说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其批判的锋芒直指儒家正统文学观。
“性灵”说是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
它首先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
其次是“变”,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惟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
三、是“趣”,即审美趣味。他们所说的“趣”明显带有时代的色彩。主要是指“童心”之趣,不受理学污染的率性而行之趣,有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特征。
四、是“奇”,即符合人的真性情,而有极自然的新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

第8题:

对于治理国家,唐初统治者极力主张轻罪重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对于治理国家,唐初统治者主张礼刑并用,轻罪重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试述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况。


正确答案: 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状况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状况大不相同。如秦汉时属于“东楚”的丹阳、毗陵、吴郡等荒凉之地,到唐初已经属于“人物本盛,小人资于商贩,君子资于宫禄,市廛列肆”和“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的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人文、物产的都会。有些地方因为新的文化因素注入而改变习俗,如佛教的大规模传人和道教的发展,都使南方许多地区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有时外在条件的变化,又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如唐高祖李渊时,曾联合儒、道反佛,甚至采用强制措施,使“数盈十万”的“天下僧尼”,都“请令匹配”,“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由此说明地域文化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尤其是初唐时期儒、道、佛的地位谁先谁后之争,虽然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但在争论中却往产生了意外的学术文化新成果。由于争论涉及一些根本教义和若干理论问题,诸如天命与自然、有神与无神、人世与出世等,因此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是在北方文化的影响下繁荣起来的,是多种文化思想不断发展、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综合文化。再加上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海外文化的输入,使得初唐的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