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中提出了哪些不良的鉴赏偏向?

题目

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中提出了哪些不良的鉴赏偏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依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内容系列包括的是()。


A.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

B.鉴赏形式和鉴赏策略

C.鉴赏基础和鉴赏途径

D.鉴赏策略和鉴赏手段

答案:A
解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指出,“美术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鉴赏基础”,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鉴赏内容”可以按照中外美术简史的方式编排,也可以按照专题的方式编排,还可以按照地域、文化的方式以及美术门类等其他方式编排。

第2题:

()是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成熟期。

  • A、两汉
  • B、魏晋南北朝
  • C、唐宋
  • D、明清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不属于魏晋玄学文论理论范畴的是()

A.言意论

B.形神论

C.才性论

D.鉴赏论


参考答案:D

第4题:

魏晋南北朝“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缘情说。
(2)心物交融说。
(3)动静相济说。
(4)言意说。

第5题:

教材的总体结构,除本质论、构成论外,还包括()。

  • A、意境论
  • B、创作论
  • C、发生发展论
  • D、鉴赏批评论

正确答案:B,C,D

第6题: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式有()。

A.感悟式鉴赏
B.形式鉴赏
C.社会学式鉴赏
D.比较式鉴赏

答案:A,B,C,D
解析:
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和比较式鉴赏。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不是彼此对立,是相互渗透的关系,由感性向理性深度过渡。

第7题:

论魏晋玄学、佛学理论对魏晋南北朝美术理论的发展影响。


正确答案: 随着社会的衰微、国家的解体等原因,儒家观念逐渐丧失其作用而趋中衰。以道释儒而实为道家观念的玄学是在魏晋时期产生的,玄学本质是根源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人们为了超越人生的有限而获取对无限的自由的满足,在玄学影响下的文艺对绝对自用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成为一种强大的时代的趋势。这既是主观精神表现的一个自然发展,同时又是时代精神反映的必然。玄学以其独特的意象、有无、形神等观点,对当时及后世的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国绘画美学由于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又因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才发展并来势发挥重要影响的佛教的刺激而加强。到了东晋时,玄佛已日益合流,而且愈往后,佛学的影响愈强大。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是直接从玄佛,尤其是佛学肇其端的。如我国美术史上美术理论之奠基顾恺之、宋炳、王微等人就受佛学影响,他们的著作带着明显的佛教思想的痕迹。
不论是玄学对无限精神境界的追求,还是佛学对客观世界的虚无观念,都没有导致对“象”、“形”的绝对的否定。佛学之法身独发类乎形,不出有无,不在有无等观念形成了中国绘画虽然极端重视神情却也并未放弃形、象这一重要而稳固特征的哲学渊源。同时,随着绘画艺术的愈趋精密,这种重精神而不放弃对形的描绘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对自然造化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及精确描绘的倾向。如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中那种严格依据自然形色所作的类似西方油画式的设计。
齐梁阶段,在佛学大盛的同时,玄学影响减弱,由于取代门阀贵族以纵情声色享受的角度,把魏晋那种高深玄妙的精神内涵降到世俗中来。美术发展的进程中亦出现了与魏晋乃至刘宋时期颇为不同的审美风尚。

第8题:

美术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鉴赏基础,另一部分为( )。

A.鉴赏方法
B.鉴赏技巧
C.鉴赏内容
D.鉴赏角度

答案:C
解析:
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鉴赏基础,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项。

第9题:

论述刘勰批评鉴赏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刘勰关于批评鉴赏论的篇目有《才略》、《知音》、《时序》、《程器》、《物色》等,既有批评鉴赏理论,也有相关的批评实践,是古代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总结。
(2)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物色》主要论述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家受自然感发,但对自然现象进行了审美的观照和再创造。《时序》篇主要论述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他在追溯历史的情况下,总结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规律。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和再创造。
(3)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论,见于《知音》篇。刘勰认为知音难逢,原因是主观方面难免有一些偏见,而且批评鉴赏本身是属于精神活动,自然存在主观好恶;但如果批评家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步骤,同时端正批评态度,也完全可以使文学批评做到客观公正。
(4)具体做法是:一、通过丰富的实践,加强和提高批评鉴赏的能力;二、端正批评态度,不抱私心,力求公正;三、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四、遵循正确的步骤,从形式到内容,把握作品意蕴。
(5)刘勰认为,文学批评的关键是能把握作品的特征。同时批评活动本身也会给批评家带来美感享受。

第10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鉴赏论”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关于鉴赏才能。
(2)关于鉴赏者的性情。
(3)关于“味诗法”与“意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