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客体条件?

题目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客体条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主体条件?


正确答案: 文学接受要满足三个方面的内在素质:接受者的语言文字能力;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接受者的审美能力。

第2题: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主客体的互动?


正确答案: 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策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停地进行互动,主体带着一定的意向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客体,客体又不断向主体施加影响,政策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这种相互趋近的双向运动中实现的。
首先,这里的政策客体主要是针对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而言的。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无疑存在着较为强烈的互动。
当然,由于公共政策系统及公共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公共政策主体和公共政策客体的划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作为公共政策客体的目标群体和公共政策主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
一方面,对于许多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团体和组织而言,他们往往充当了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双重角色,也就是说,公共政策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客体而存在,公共政策客体也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
另一方面,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和解决问题的目标直接规定了目标群体的范围和性质,而目标群体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性,对公共政策主体起着反作用。

第3题:

如何理解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4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 所谓“社会生活”,就是人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中结成的现实关系和全部活动的总和,也就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此外,马克思指导出,社会生活还应包括自然界,总之,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文学艺术和科学认识所反映的具体生活即具体客体并不相同,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具有以下特殊性。首先,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科学认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差异在于:前者是整体的社会生活,后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社会生活。所谓整体性的生活,是指既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也不局限于某一层次,而是多方面生活的交融、渗透,是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相统一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反映的生活就具有这种整体性。其次,文学创造活动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所谓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指的是那些本身就具有美的属性的生活,如社会美、自然美。再者,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的客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可以转化为审美价值的特殊生活,因为没有人对客体的感觉,客体就不能现实地成为人的客体。同样,当某种生活不与作家发生关系,作家没去体验它,即感受、体味、思索他、与之发生情感交流时,它就不会成为作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

第5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主客体关系?


正确答案: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创作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第6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的构成?


正确答案: 1、文学接受是指读者对作品阅读、理解、欣赏的活动,是文学活动的最后一环。
2、读者、作品是构成文学接受的两大要素。
3、文学接受的主体是读者。读者的作用:
①读者在文学接受中尽力理解或还原作家赋予作品的意义。
②读者在文学接受中对作品意义有新体会与发现。
4、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与作者:
①读者与作者所面对的事物不同。
②读者与作者的审美方式不同。
③读者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创作。
5、文学接受中的读者与作品:
①作品对读者接受具有规范作用。
②作品一般具有意义不确定性和空白处,等待读者去解释。

第7题:

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正确答案: (1)首先,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将客体“主体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能依照自己的需要、目的和意志去衡量对象和进行生产。这是创作主体之所以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和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原因。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对创作客体的选择上,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文学创造要反映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即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某个事物,我们称之为“具体客体”,那么,文学创造反映社会生活,主体就必须能动地选择“具体客体”作为反映对象,例如鲁迅主要选择“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为“具体客体”。其次,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又集中体现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情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在这个过程中,客体被主体重新塑造,受到主体心灵的“洗礼”,而转化为表征一定意义的客观形式,转化为一种有意味的生动符号。就是说,通过创作主体的能动创造,按照作家“内在的尺度”即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需要、审美目的、审美理想,将生活客体转化为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品。
(2)在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处于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但是,主体从选择具体客体开始到对具体客体的重塑整个过程,都要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依据,也就是说,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例如创作主体选择何种具体客体为反映对象,就不仅仅取决于主体“内在的尺度”,也取决于外部“种的尺度”,即客体的尺度,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等多种生活因素的规定和制约。鲁迅选择阿Q这样的人物,与当时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民心灵普遍麻木的社会生活情景密切相关。再如文化大革命后“伤痕文学”的出现,也与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的时代背景有关。由此可见,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他选择何种生活为创造的具体客体,都必然受到社会生活这个“一般客体”的规定的制约,创作主体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包括虚构、想象、情感投射,观念移注等,都不可能离开具体客体进行纯粹任意的胡编乱造和情感发泄。有时主体甚至因为客体的制约和影响而改变原先的构思,从这个角度说,文学创造中,客体也使主体“客体化”了。总之,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是客体的“主体化”,另一方面是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第8题:

文学作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②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③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第9题:

如何理解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消费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相对应,是主体对于文学生产的结果——文学作品的消费,既包括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的活动,也包括对文学的物化形态的购买、占有的活动。狭义的文学消费专指精神消费即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或专指对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书籍的物质消费即不包括阅读、欣赏活动而进行的对文学作品的购买、占有的消费现象。前者在文学理论中一般用文学接受的概念来指称,而后者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文学消费概念,在这里,将对狭义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作一简单的分析。
(2)二者之间的区别。文学接受是纯粹性的精神性消费;而文学消费则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消费本身并不涉及对文学文本的精神性追求。与此相应,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对于进行消费和接受活动的主客体要求也存在差别,文学接受要求作为接受的主体的接受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要求作为客体的文学文本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一定审美的价值;文学消费则要求消费主体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拥有能够储藏文学文本的物化形态空间,对于消费客体来说,则要求消费客体能够物美价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重要条件,从一定范围来看,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前提。文学消费作为资本运行的一种表现方式,必然通过广告、宣传等途径来为产品的销售拓宽范围,而这种宣传本身在实质上为文学的接受提供了一个“先入之见”,也即构成接受者接受文学文本的“前理解”的组成部分,必然地对于接受者对文本接受受到或隐或显、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文学接受本身对于文学消费同样存在着相当的反作用力,接受者尤其是专业接受者对于特定文学文本的接受结果如果进入公共传媒领域,必然对于此一文学书籍的销售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将推动或阻碍文学消费的广泛程度、消费水平等。

第10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


正确答案:这样理解文学活动的创造性: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只是完成创造任务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留给接受者去具体完成。作家创造作品是创造活力,接受者阅读作品也是创造活力。由于接受者的创造是建立在作家创造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一般称为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