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这段话语自()。A、程颐B、陆九渊C、朱熹D、王阳明

题目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这段话语自()。

  • A、程颐
  • B、陆九渊
  • C、朱熹
  • D、王阳明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

  • 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
  • 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
  • C、包括了事物之理
  • 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

正确答案:B

第2题:

翻译: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


正确答案: 天下用以察知鬼神有无的方法,必定以大众耳目实际闻见的有无作为标准。如果确实有人闻见了,那么必定认为鬼神存在,如果没有闻见,那么必定认为不存在。

第3题:

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A.识字为主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D.穷理为主


正确答案:C

第4题:

穷理指的是()。

  • A、用敬
  • B、慎独
  • C、格物致知
  • D、明辨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元初耶律楚材向忽必烈提出:“穷理尽性莫尚佛法,济世安民无如儒教”。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儒家对于人类认识可能性的理想是()。

  •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B、恪守“自然之天”
  • C、遵循“道德之天”
  • D、“穷理”与“尽性”

正确答案:D

第7题: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读书穷理,主张学贵得于心,从而贬低了读书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这段话见于( )。

A.姜夔《白石诗说》
B.张戒《岁寒堂诗话》
C.严羽《沧浪诗话》
D.叶燮《原诗》

答案:C
解析:
此句出自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第9题:

朱熹讲“格物”的特点包括()

  • A、对于一个物要穷尽它的理
  • B、强调认识的彻底性
  • C、穷理在彻底的基础上还要融会贯通
  • D、穷理的过程要注重积累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主敬穷理


正确答案: 儒学工夫分小学之洒扫应对和大学主敬穷理,作为存心养性之法,二者相通。“圣贤工夫虽多,莫切要如敬字”,敬有戒谨、肃然整齐、卓然精明、湛然纯一等意思,“圣学就此做根本”,表现为静坐端严、随事检点致谨;内为心地湛然纯一,外为容貌庄正。居敬又须穷理,“理与气不相离,心与理不二。心存则气清,气清则理益明,理明气清则心益泰然矣。故心与气须养,理须穷,不可偏废。”“吾儒心与理为一,故心存则理明……释氏则心与理二,故心虽存亦无理。”故“学者先当理会身心,此是万事根本。”胡居仁认为儒家存心有别于禅家存心,儒家存心是以主敬穷理为其真实内涵,敬以直内而义以方外,敬的工夫是贯穿内外与动静的,故“敬之所以贯乎动静,为操存之要法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