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高级执法资格考试

某市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以朱某涉嫌车辆改装为由决定暂扣朱某车辆及其 车载货物,执法人员将车辆开至停车场后离开,后经有关部门督促、调查 ,该交通管理局向朱某送达扣押决定书。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的下列哪些 行为违反了行政强制法定程序()A、市交通管理局派两名执法人员 实施扣押B、市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事后制 作并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C、市交通管理局扣押朱某车载货 物D、市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实施扣 押未听取朱某陈述和申辩

题目

某市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以朱某涉嫌车辆改装为由决定暂扣朱某车辆及其 车载货物,执法人员将车辆开至停车场后离开,后经有关部门督促、调查 ,该交通管理局向朱某送达扣押决定书。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的下列哪些 行为违反了行政强制法定程序()

  • A、市交通管理局派两名执法人员 实施扣押
  • B、市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事后制 作并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 C、市交通管理局扣押朱某车载货 物
  • D、市交通管理局执法人员实施扣 押未听取朱某陈述和申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6年10月1日,张某因涉嫌非法营运,被某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机构查获,执法人员依据交通运输部《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扣押了其车辆,并出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扣押期限为30日。10月30日,当事人张某仍未前往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机构接受处理,执法人员甲、乙以当事人未来处理为由决定延长扣押期限,并书面告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为45日。上述执法人员哪些做法违反了行政强制法的规定:()

A.执法人员违规扣押车辆

B.执法人员自行延长扣押期限

C.延长的扣押期限为45天

D.执法人员书面告知当事人延期扣押事项


答案:ABC

第2题:

因讨要工资未果,朱某、张某煽动五十多名工人举着横幅走上京津公路,他们堵塞京津公路通州区姚辛庄路口处由北向南行驶的车辆,致使车辆排队数十米,导致交通阻塞一个多小时。交警赶到现场对大家劝说后,部分工人被劝说欲离开公路时。工人们在朱某、张某的煽动下再次上路并阻塞双向车道,致使双向道路上车辆不能通行,交通秩序混乱。试问朱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 )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C.妨害公务罪

D.非法集会罪


正确答案:B

第3题:

王某买票乘坐某运输公司的长途车,开车司机为钱某。长途车行驶中与朱某驾驶的车辆相撞,致王某受伤。经认定,朱某对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王某可以向朱某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B、王某可以向运输公司请求违约损害赔偿

C、王某可以向钱某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D、王某可以向运输公司请求侵权损害赔偿


参考答案:C

第4题:

某市公安局以朱某涉嫌盗窃罪于2013年7月25日将其刑事拘留,经市检察院批准逮捕。2015年9月11日,市中级法院判决朱某无罪,朱某被释放。2016年3月15日,朱某以无罪被羁押为由申请国家赔偿,要求支付侵犯人身自由的赔偿金,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万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市检察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B.朱某不能以口头方式提出赔偿申请
C.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是计算精神抚慰金的唯一标准
D.侵犯朱某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应按照2014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答案:A
解析:
选项A正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据此可知,朱某被逮捕后被判决宣告无罪的,应由批准逮捕的市检察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
选项B错误。《国家赔偿法》第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依据《人民检察院国家赔偿工作规定》,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应当问明有关情况并制作笔录,由赔偿请求人签名或者盖章。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填写《申请赔偿登记表》,由赔偿请求人签名或者盖章。
选项C错误。《国家赔偿法》及其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抚慰金如何计算并无明确规定,实践中应参酌受害人遭受的肉体、精神等方面的痛苦程度,赔偿义务人违法情节等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此外,《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国家赔偿法》第三条中规定了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可以限制人身自由并不是计算精神抚慰金的唯一标准。
选项D错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的上年度,是指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时的上一年度;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改变原赔偿决定,按照新作出决定时的上一年度国家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计算人身自由赔偿金。作出赔偿决定、复议决定时国家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尚未公布的,以已经公布的最近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准。据此可知,应按照2015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第5题:

朱某在M县中心市场里租赁一摊位经营日杂百货。他凭借有亲戚在县公安局、工商局工作为可依靠的条件,常常欺行霸市,其他人都知道朱某的背景,对他敬而远之,敢怒而不敢言。2010年7月,张某来该县中心市场内租赁一个摊位,也经营日杂百货,由于张某经营有方,生意红火,抢走了朱某的客源,朱某不满。同年10月7日,朱某因事跟张某争吵,进而相互抓扯、斗殴。朱某向公安局和工商局的亲戚诬告张某打人。公安局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张某处以15日拘留,并罚款1500元;工商局以张某经营伪劣商品为由,吊销了张某的营业执照,并责令张某以后不得在该县中心市场内设摊经营。

请问:县公安局和工商局对张某的处罚决定有效吗?


正确答案:
县公安局和工商局对张某的处罚决定有违法之处,应无效。
(1)县公安局以张某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他处罚,应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秩序的,只能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因此,公安局对张某处以1500元罚款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2)县工商局对张某经营伪劣商品的行为可以处以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但责令其以后不得在该县中心市场内设摊经营,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条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第6题:

某市交警大队以赵某发生交通事故撞伤行人李某为由,暂扣赵某驾驶的车辆,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

A.行政强制措施

B.行政监督检查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处罚


参考答案:A

第7题:

李某(男)和卖淫女王某共谋,在卖淫女接待完嫖客朱某后,李某立即出面,以向朱某领导告发为由,索要朱某封口费1万元,朱某怕单位领导知道后影响自己的前程,之后就范。李某给王某提成2000元。则李某和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日下午,某村村民朱某因砌围墙与邻居谢某、高某、徐某发生争执,在争吵中双方用石头、砖块对砸。朱某被砸伤头部后即回家拿一菜刀返回现场。到现场后并没有使用菜刀,双方仍用石块对砸。但因对方人多,朱某抵挡不住,即逃离现场,另三人紧追不放,并用竹子、木棍、锄头将朱某打成轻微伤。公安派出所根据双方斗殴的事实,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对谢某、高某、徐某以及朱某作出了罚款500元以内不等的处罚决定。但谢某、高某、徐某不服处罚决定,以打伤朱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为由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对其三人的处罚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A, B, C, D

第9题:

未成年人朱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立案侦查,下列人员中可以担任朱某辩护人的有:( )

A.朱某的因贪污被开除公职的父亲
B.朱某的已经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堂兄
C.朱某就读的学校推荐的人
D.朱某的母亲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察辩护人的资格。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3款的规定,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故A正确,B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及其监护人、亲友,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故CD正确。

第10题:

某县公安局以某商场保安朱某非法搜查潘某身体为由给予朱某10日拘留、罚款800元的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县公安局应当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或送达给朱某
B:县公安局应当及时通知朱某的家属
C:县公安局应当将处罚决定书副本抄送给潘某
D:若潘某未收到处罚决定书副本的,也可起诉,但须证明处罚决定存在

答案:A,B,C,D
解析:
在本案,朱某是加害人,潘某是被侵害人,县公安局的处罚中包含拘留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7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据此,A、B、C项正确。《行诉法解释》第40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制作或者没有送达法律文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故D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