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5岁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断,而()儿童已发生转折,意向性判断已发展到优势。A、3岁B、7岁C、5岁D、9岁

题目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5岁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断,而()儿童已发生转折,意向性判断已发展到优势。

  • A、3岁
  • B、7岁
  • C、5岁
  • D、9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只重视行为后果(即打破杯子就是坏事),不考虑行为意向。此为皮亚杰道德发展的:

A他律期

B自律期


参考答案:A

第2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聪明儿童行为动机的道德判断的得分都比智力中等的儿童高。( )


答案:对
解析:
研究结果表明:智力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聪明的儿童在行为动机的道德判断上的得分都比智力中等儿童的高。

第3题:

皮亚杰发现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者行为的主观意向性,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道德判断。()



第4题:

在品德心理领域中,关于儿童道德发展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认知和()

A道德行为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规则


B

第5题:

我国儿童道德发展协作组研究发现,在关于行为意向与行为结果的判断上,(  )儿童大多根据后果判断

A.3岁
B.7岁
C.5岁
D.9岁

答案:B
解析:
中国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的特点基本上与皮亚杰的理论相一致,即从外部行为后果的判断,发展到内部主观动机的判断。只是我国儿童主观判断的成熟年龄要早一些:7岁时,主观判断已经有明显发展,9岁时的主观判断已经占绝对优势,从外部客观判断到内部主观判断的转折年龄在6~7岁之间。因此,在3和5岁,我国儿童都是后果判断,7岁儿童大多数根据后果判断,还有部分通过主观意向判断,9岁时儿童都是根据主观意向判断。

第6题:

皮亚杰发现年长的儿童往往根据行为者行为的主观意向性,即行为的主观责任去做出道德判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


答案:错
解析:

第8题:

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分享行为最为常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皮亚杰主要从儿童的(  )中来研究道德的认知发展

A.道德判断
B.道德体验
C.法律观点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我国心理学界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从研究资料来看,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攻击性行为的水平上。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