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

“疏”与“传”在训诂旨趣上有什么不同?

题目

“疏”与“传”在训诂旨趣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最早的注叫“传”,在秦汉之际,把儒家的“六经”称为“经”,把解释经的叫“传”。 “疏”是相对“注”而言的,是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疏”盛于唐代,它既解释古书的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疏”文比较通俗详细,材料征引也很丰富,可以弥补汉魏旧注(传)的简短不明的缺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传”“笺”“正义”“疏”“音义之学”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①“传”是对经书的解释。
②正义即解释经文,又对前人的注释加以解释,与“疏”相同。
③笺是郑玄对《诗经》的解释。
④音义即解释注解又解释义音。

第2题:

训沽学上“注”和“疏”分属两类,这是从()来说的。

  • A、训诂的对象
  • B、传注的作者
  • C、注疏的内容
  • D、注解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A

第3题:

《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正确答案: (1)《诗经》以四言形式为主,句式比较整齐
《楚辞》句式参差错落、灵活多样
(2)《诗经》篇幅较短,风格朴实
《楚辞》篇幅较长,风格绚丽
(3)《诗经》语言通俗、质朴、清新、自然
《楚辞》文采华茂,多用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第4题:

“章句”与一般的“传”、“注”在训诂旨趣上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传”、“注”体的注疏一般以解释字词的意义为主,而“章句”体的注疏除了字义词义之外,其主旨则是分章析句,串讲全句或全章的大意。这就是二者旨趣的不同。

第5题:

训诂的产生期在();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在();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在();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在();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在近()


正确答案: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代;现代

第6题:

简述传注体训诂的类型。


正确答案:(1)从传注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注(对原文的注解)和疏(既注解原文又注解注)。
(2)从传注的作者来分,可分为自注和他注。
(3)从训诂的内容来说,可分为释义类传注和叙事类传注。
(4)从注解之间的关系说,可分为原注、补注、集注。

第7题:

《宋刑统》与《唐律疏议》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宋刑统》的条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除"折杖法"外,很少增损,但增加了209条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文之后,与之并行。这是《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的重要区别之处。其篇目,仍与唐律一样,是12篇,502条;不过在每篇之下设"门",合计213门。

第8题:

细筛与水力旋流器在工艺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细筛是按矿物颗粒的大小而不按颗粒的比重来进行分级,它能将粗颗粒连生体筛出,有利于提高精矿品位,而水力旋流器是按矿物颗粒重量和颗粒大小来进行分级的在分级过程中,总有些较粗的连生体进入到溢流中,降低了精矿品位。

第9题:

清代《诗经》研究中以辨名物训诂、考订山川器服制度为主的研究著作是()。

  • A、《毛诗正义》
  • B、《诗经稗疏》
  • C、《诗经韵读》
  • D、《毛诗传笺通释》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受剪力作用时在传力和螺栓的验算上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承受剪力作用时螺栓直接承受剪力,需验算螺栓的受剪和承压承载能力。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受剪力作用时螺栓不直接承受剪力,需验算螺栓的受剪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