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工考试

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题目

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减压干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


正确答案:卡尔费休法

第2题:

烘箱干燥法测定水分的含量,要求样品符合的条件有()。

A、水分是唯一的挥发物质

B、水分的排除很完全

C、食品中其它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D、含有易挥发的物质

E、水分含量少于0.5g/100g的样品


答案:ABC

第3题:

水分测定的计算公式是()

A.样品中水分重×100/样品重

B.样品重×100/样品中水分重

C.样品中水分重/样品重×100


正确答案:B

第4题:

样品水分含量达17%以上时,样品难以粉碎,且粉碎时水分损失较大,测量样品水分应采用先在()下干燥3-4小时,然后粉碎再测定水分。

  • A、30℃
  • B、50℃
  • C、80℃
  • D、100℃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述卡尔费休法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1)原理:试样中的水经甲醇等有机溶剂萃取后,与KF试剂中的碘、二氧化硫、吡啶和甲醇组成的溶液反应。反应的终点可以用KF试剂中的碘的颜色作为指示剂:淡黄色(有水存在)→琥珀色(近终点)→微弱的黄(红)棕色(游离的过量碘的颜色,终点)。也可用电化学方法指示终点,即“永定法”(或“死停终点法”):在溶液浸入电极,并在两端加上电压10~25mV,无电流(溶液中有碘化物而无游离单质碘)→有稳定的极化电流(溶液中有游离单质碘存在,终点)。
(2)适用范围:广泛各种液体、固体和一些气体样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特别适用于含水较少(<10 %)、含挥发性物质较多的样品。

第6题:

库仑法测定样品的水分时,进样量应()。

A、是固定的

B、随进样器材改变

C、随样品水分含量改变

D、对于同一样品应尽量保持进样量一致


参考答案:CD

第7题:

常压烘箱干燥法测食品中的水分,对于水分含量较低的固态、浓稠态食品,通常将样品的质量控制在()。

A.1.5~3g

B.3~5g

C.5~15g

D.15~20g


本题答案:B

第8题:

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正确答案:苯、甲苯、二甲苯

第9题:

对于水分含量较低的送验样品,应装入()容器中。


正确答案:防湿密封

第10题:

测定有的食品加入海砂的目的()。

  • A、增加样品质量
  • B、防止样品表面硬皮的形成
  • C、使样品分散,减少样品中水分蒸发的障碍

正确答案: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