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熟料煅烧工

试述立窑熟料的煅烧过程?

题目

试述立窑熟料的煅烧过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立窑煅烧过程稳定底火的“三平衡”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立窑煅烧过程中的风、料、煤的合适比例,是立窑优质、节能、高产的基本保证。实现这个比例的具体表现就是:加料速度、卸料速度、上火速度的动态平衡。也称之为立窑稳定底火的“三平衡”。

第2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通常划分为几带?各带的高度是否固定不变?


正确答案: 立窑沿着高度方向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带,即预烧带、烧成带(高温带)、冷却带。各带的高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卸料速度快,上火速度慢时,冷却带就缩短,烧成带位置下移,预烧带增厚,反之亦然。

第3题:

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过程。


正确答案:预热;分解;烧成

第4题:

在立窑生产中,常见哪几种率值控制个氧化物之间的比例?试述熟料各率值与熟料在燃烧过程的相互关系?


正确答案: 在水泥生产控制中各氧化物之间的比例,常采用石灰饱和系数(KH)、硅酸率(n)、铝氧率或铁率(P)。
硅酸率n实际是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C3S+C2S)与溶剂矿物(C3A+C4AF.百分含量之比。N值大小反映了(C3S+C2S)与(C3A+C4AF.之间的相对含量的关系。
相应又反映了熟料的质量(主要表现为强度)和熟料的易烧程度(烧成过程中出现低液相量)。当n值大时,硅酸盐矿物多,熔剂矿物少,熟料质量高,但烧成困难,反之熔剂矿物增长,生成的液相量多,在煅烧较易进行。但液相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操作困难,熟料结大块多,甚至造成严重粘边、炼窑。
P值表示熟料熔剂矿物中C3A与C4AF相对含量的比例关系。P值大小一方面关系到熟料水化速度快慢,同时又关系到熟料液相粘度,从而影响到熟料烧成的难易。当P值增大,液相粘度增大,不利于C3S的生成,操作困难。应适当降低P值,会使熟料易烧一些,但Fe2O3超过一定量时,使P值过低也会使燃烧困难。因此这种物料出现液相后,随着温度升高,液相迅速增加,粘度又较小,易使熟料烧“流”结大块。
KH值实际是表示C3S和C2S百分含量之比例。KH越高,在f-CaO低的情况下C3S量越多,熟料质量越好。故提高KH有利于提高水泥质量。但KH高,熟料燃烧过程困难,保温时间长,否则会出现游离氧化钙,同时窑的产量低,热耗高。因此在生产中确定KH值时应当从全面考虑,如生料质量,烧成温度和时间,操作技术水平等,选择适当的数值,以达到熟料质量好,游离氧化钙低燃烧容易。

第5题:

立窑煅烧不正常窑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常见的不正常窑况主要有:呲火、偏火、中间火深、炼边、抽心、卡窑、窑喷(吹气)等。

第6题:

回转窑一般使用无烟煤煅烧水泥熟料。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对燃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的燃料一般是无烟煤、焦碳末、近年也有采用石油焦的,对燃料质量有以下要求:
(1)挥发分要求低,一般在10%以下。因挥发分在200~600℃时,会分解随废气带走,在缺氧时也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煤耗过高。
(2)发热量应在20930千焦/公斤煤(5000大卡/公斤煤)以上,灰分应<30%,对灰分含量高的煤质应采用全黑生料煅烧法,使煤灰均匀分布在生料中,以便提高煅烧质量。

第8题:

机立窑正常煅烧时窑面状况应怎样的?


正确答案: 机立窑正常煅烧状态下窑面应是浅锅底形,边部料面距窑口100~200毫米,底火上层的位置在扩大口的中部,湿料层厚度为100~400毫米;起火较快,烟气升腾有力;二肋起火均匀,不龇火;中部烟气上升较快。

第9题:

立波尔窑煅烧熟料时()。

  • A、要成球
  • B、不成球
  • C、都可以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不同窑型生产的熟料最易磨的为()。

  • A、立窑熟料
  • B、湿法回转窑熟料
  • C、干法回转窑熟料
  • D、回转要熟料+矿渣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