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2工作分析

简述岗位分类的作用。

题目

简述岗位分类的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作用:
(1)岗位分类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2)岗位分类是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基本前提。
(3)岗位分类是组织设计科学化、系统化的主要手段。
(4)岗位分类是组织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工作岗位分类以及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16分)


正确答案:
(P300) 
(1)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1)岗位的横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2分)
2)岗位的纵向分级,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人一定的档次级别。(2分)
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2分)
4)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2分)
(2)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 
1)选择岗位评价要素。(2分)
2)建立要素指标评价标准表。(2分)
3)按照要素评价标准对各岗位打分,并根据结果划分岗级。(2分)
4)根据各个岗位的岗级统一归入相应的岗等。(2分)

第2题:

简述岗位分类的缺陷。


答案:
解析:
(1)岗位分类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岗位分类比较适合专业性、事务性、机械性较强的初、中级岗位。因为这一类型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较为容易进行定量化的测量,可以准确地通过岗位规范具体描述出来,使人们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也便于监督、指导和执行;但相比较而言,对于一些通用性强的岗位、高级管理或技术岗位、机密性岗位以及要求创新能力高的岗位,则不大适合。(2)岗位分类结构的严密性,可能会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带来诸多的不便。
1)因为岗位分类过细,会使人事制度过于僵化、缺乏弹性,阻碍人力资源跨职系和跨行业流动,从而达不到人才合理流动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2)岗位分类本意是使企业中的人才各得其所,使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但过于严密和僵化的岗位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人才的发展。
3)企业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在岗位分类和品位分类两者问做权变的选择,以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
(3)岗位分类的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程序也较为复杂,而且整个过程要由有经验的专家参与。这是由岗位分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在进行岗位调查时,担任各种岗位的人员总是倾向于夸大自己岗位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从而使岗位分类出现岗级膨胀的趋势。

第3题:

简述工作岗位评价要素的分类。(考点:教材第226页)


正确答案:

第4题:

(2015年11月)简述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和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16分)


答案:
解析:
P432-435
工作岗位横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其步骤为:
(1)将企事业单位内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2)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把业务相同的岗位归人相同
的职组,即将大类细分为中类。
(3)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再细分为若干个小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
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为:
(1)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对企业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
(2)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在将管理人员岗位划分为若干中或小类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将企业单位管理岗位划分为管理类,技术类、事务类等多个中类之后。然后,再细分为若干小类,并在每一职系建立相应的岗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3)为了有效地完成管理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一般为1.4~2.6倍)。
(4)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进行统一列等,从建立管理类、技术类以及事务管管理岗级之间对应的关系岗位统一列等的方法一样。

第5题:

简述岗位分类的过程应注意达到的要求。


答案:
解析:
(1)根据系统性原则,按照岗位的业务性质对岗位进行横向归类。找出岗位之问的内在本质联系,将关键业务要素相似的岗位归为一类。(2)岗位分类的结构要合理。高层次的岗位如决策层、管理层的岗位要相对地少,而低层次的岗位如执行层、操作层的岗位应相对地多,一般应呈金字塔形。
(3)岗位分类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事”。
1)从实际工作的性质、特征、任务量等具体情况出发,对岗位进行分类分级,而不能依据被调查者的简单陈述。
2)一般来说,被调查岗位的现任者,总是将自己的位置放在主导地位上,强调自己的岗位工作如何重要,工作量如何大,劳动条件如何差,问题如何多,等等。
3)为了保证岗位分类的科学合理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工作事实为依据,以分类标准为准绳。
(4)岗位分类反映了岗位工作诸因素上的差别。
1)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岗位分类在体现这些差别时要适度,既不应过大,也不应过小。分类时,过大过粗则不能准确划分出岗位的差异;过小则会造成专业性过细,造成管理过于僵化,缺乏弹性。
2)随着岗位本身工作丰富化和扩大化的发展,岗位分类也呈逐渐粗线条管理和结构简化的发展趋势。
(5)岗位分类一般是静态分类。
1)岗位分类归等,经过一段时间后,个别岗位的工作职责会发生变化,职责增加或者减少,从而导致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以及人员资格条件发生变化。这样,就需要对岗位进行重新分类工作。
2)为保证岗位分类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在分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并做好预测,为分类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样,当未来岗位发生变化时,只需做一些较小的变动,就能适应企业单位的需要。

第6题:

简述工作岗位分类以及采用点数法对工作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P300~304)(12分)


正确答案:
    (1)工作岗位分类如下:(8分)    
    1)岗位的横向分级,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别。
    2)岗位的纵向分级,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    
    4)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2)对工作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如下:(4分)
    1)选择岗位评价要素。
    2)建立岗位要素指标评价标准表。
    3)按照要素评价标准对各岗位打分,并根据结果划分岗级。
    4)根据各个岗位的岗级统一归入相应的岗等。

第7题:

简述岗位分类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答案:
解析:
岗位分类总的原则是:以“事”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岗位的划类、归级、列等要力求适用、准确、可靠和精简。在岗位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达到以下几点要求:
(1)根据系统性原则,按照岗位的业务性
质对岗位进行横向归类。
(2)岗位分类的结构要合理。
(3)岗位分类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事”。
(4)岗位分类反映了岗位工作诸因素上的差别。
(5)岗位分类一般是静态分类。

第8题:

简述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中分类法的步骤。(考点:教材第246页)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和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答案:
解析:
(1)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
岗位的横向分类是一个由粗到细的工作过程,其分类的主要步骤包括:
①将企事业单位内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为若干大类,即职门。
②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把业务相同的岗位归人相同的职组,即将大类细分为中类。
③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的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再细分为若干个小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职系的划分是岗位横向分类的最后一步,每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2)管理性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
①精简企业组织结构,加强定编定岗定员管理,对企业岗位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改进;
②对管理岗位进行科学的横向分类;
③为了有效地完成管理岗位划岗归级的任务,评价要素的项目分档要多,岗级数目也应多于直接生产岗位的岗级数目(一般为1.4~2.6倍);
④在对管理岗位划岗归级后,应对管理岗位岗级进行统一列等,从而建立管理类、技术类以及事务类等管理岗级之间对应的关系。

第10题:

简述工作岗位分类及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


答案:
解析:
(1)工作岗位分类
工作岗位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的具体步骤一般为:
①岗位的横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②岗位的纵向分类,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经验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人一定的档次级别。
③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
④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2)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
从我国多数企业分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
其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①选择岗位评价要素
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岗位的性质和特征,确定评价要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正确决定评分分值、权数和评比标准。所选用的岗位评价因素,应该能够适用组织中的全部岗位,或大部分岗位,或某一类岗位,即应具有共通性。而且这些因素在意义上不能重叠,参与岗位评价与分类的有关人员也必须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最后,各因素必须是可观察到的,可以衡量的。
②建立岗位要素指标评价标准表。
依据岗位的重要程度,赋予岗位评价要素相对合理的量值(点数)。其中需要注意的是:
a.为方便起见,可以先依据岗位评价要素间相对重要程度,确定程度最低和最高要素,并赋予它们点数。同时应该注意,最低水平指标可以不止一个,但程度最高水平的指标一般只能有一两个。
b.采用相对比较的方法,将其他诸要素指标与极限要素指标一一比较,以认定它们的相对位置,并赋予它们相对的点数。
c.将评价要素,依程度高低,分割为数个档次,每个档次都是等距(等差或等比)的。
企业可根据自身各岗位在这些要素上的差别程度,确定出划分档次数量,以提高评比的精确程度。
③按照要素评价标准对各岗位打分,并根据结果划分岗级
在对岗位划级时,可以采用对岗位点数离散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将比较密集的点数区域所对应的岗位划归同一岗级,并制定出点数换算表。
④根据各个岗位的岗级统一归人相应的岗等
在完成对岗位划分岗级的任务之后,应对全部生产性岗位的岗级统一划归岗等。对生产性岗位中的技术工种和熟练工种这两类岗位的岗级统一列等,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a.经验判断法,指组成工作评价小组,凭借经验,比较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的劳动差别,做出归人岗等的决策。
b.基本点数换算法,指将熟练工种与技术工种在要素评价标准表中的基本点数分别加总,求出两者所占比例,按照比例将其中一类工种的点数折算成另一类工种的点数,然后归岗列等。
c.交叉岗位换算法,指将既可以归为熟练工种又可以归为技术工种的某些特殊工种,先分别划分岗级,然后,根据它们在两类岗系中岗级位置,求出技术工种与熟练工种之问的岗级换算比例,然后再归人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