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题目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讨论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下论断: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
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2题:

企业管理理念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企业管理理念经历了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到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的变化。根本原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消费方式的改变

第3题:

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发生变化的社会根源。(13分)


正确答案:


第4题:

我国《政府采购法》的起草和制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正确答案: 1999年4月,《政府采购法》被正式列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成立了《政府采购法》起草组。2000年9月,《政府采购法》起草组起草了《政府采购法(初稿)》;2001年8月,《政府采购法(第五稿定稿)》基本成型。其间,全国人大多次组织了国内、国际性的研讨会和调研考察活动。
2001年10月22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政府采购法(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同年12月2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对《政府采购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2002年6月2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政府采购法(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同年6月29日,《政府采购法》正式颁布,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第5题:

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历了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 由于新生产车和在用车在排放管理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方法,其排放标准分为新车型式核准和在用车监管标准两大类。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机动车排放实施监督管理,2000年开始实施国家第一阶段(简称国Ⅰ)汽车排放标准,之后又陆续颁布实施国Ⅱ、国Ⅲ、国Ⅳ标准,都是针对新生产轻型汽车的排放控制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新生产的轻型汽车气态污染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限值,以及配套的检测方法、燃料要求和申报程序等。我国于2008年已经开始实施新生产汽油车国Ⅳ标准,并将很快发布国Ⅴ标准。新标准将加严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进一步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对于新生产的重型汽车(如载重卡车、大型客车等),我国已经全面实施了国Ⅲ标准,计划于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Ⅳ标准。除了汽车排放标准之外,还有摩托车、低速货车、工程机械等排放标准。
对于在用汽车,我国主要的环保管理方法是进行定期检验(也称年检),年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车辆,必须进行维修。在用汽车排放标准规定了正在使用过程中的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排放限值和检测方法。

第6题:

我国城镇住宅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公有住房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住宅体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
(1)以“三三制”为代表的公有住房出售阶段(1980年—1985年);
(2)实行以提租为重点的提租补贴、以租促售的改革阶段(1986年—1990年);
(3)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1991年—1997年);
(4)货币分房阶段(1998年后)。

第7题:

我国燃气输配的压力机制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我国燃气输配的压力机制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以前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燃气输配的压力机制分为四级:
低压:P≤5KPa
中压:5KPa<P≤0.15MPa
次高压:0.15MPa<P≤0.3MPa
高压:0.3MPa<P≤0.8MPa
第二阶段、1993年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燃气输配的压力机制分为六级
低 压:P≤5KPa
中压B:5KPa<P≤0.2MPa
中压A:0.2MPa<P≤0.4MPa
高压B:0.4MPa<P≤0.8MPa
高压A:0.8MPa<P≤1.6MPa
超高压:P>1.6MPa。
第三阶段、2006年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燃气输配的压力机制分为七级
低 压:P<0.01MPa
中压B:0.01MPa≤P≤0.2MPa
中压A:0.2MPa<P≤0.4MPa
次高压B:0.4MPa<P≤0.8MPa
次高压A:0.8MPa<P≤1.6MPa
高压B:1.6MPa<P≤2.5MPa
高压A:2.5MPa<P≤4.0MPa。

第8题:

简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强、时滞短、见效快。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能有效约束,商业银行能够很快地接受金融当局的政策意图,能够对社会货币供给进行有效控制。
(2)重视政策实施的总体配套效益,货币政策手段的操作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过程或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最终作用于终极目标;而终极目标的实现不能单靠货币政策操作,必须与其他经济政策,特别是投资政策、财政政策的实施同步进行。
(3)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直接、缺乏弹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货币政策的实施依附于政府的命令。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不发达,特别是金融市场还处于初创阶段,不能完全适应金融运行的要求。

第9题:

历史上皇陵的形制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


正确答案:周代,封土坟;秦汉时为方上;唐朝以山为陵;宋代小方上;元代,“墓而不坟”,没有地面标志;明清,即为宝城宝顶。

第10题:

试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主体,根据实际需要,独立自主地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2)转轨时期各商业银行仍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
(3)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反应差。
(4)传导机制的运行载体(主要是指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考虑目前的实际情况,在最终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仍将是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即实行以数量型为主的间接调控。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要重视引入资金的价格(利率)调控机制,即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引导货币市场的利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成本利润约束,以及企业和居民的利润利益动力。
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目标是:实现从中央银行到货币市场,到金融机构,再到企业的灵敏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建立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到短期利率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到中长期利率、传导通畅的间接调控体系。
(1)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2)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性建设,解决市场分割问题,使货币市场利率真正发挥引导利率总水平的作用。
(3)强化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4)改变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努力发展消费信贷。
(5)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