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

某项活动T的工期是5天,其前置活动有A、B、C三个活动,如果活动ABC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4、5、6天,则下面正确的描述是()A、活动T的最早结束时间是第6天B、活动T的最早结束时间是第11天C、活动T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4天D、活动T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11天

题目

某项活动T的工期是5天,其前置活动有A、B、C三个活动,如果活动ABC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4、5、6天,则下面正确的描述是()

  • A、活动T的最早结束时间是第6天
  • B、活动T的最早结束时间是第11天
  • C、活动T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4天
  • D、活动T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11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核心计划过程有明确的依赖关系,在大多数项目中要以同样的顺序必须完成。下列哪一项符合核心计划过程的正确顺序:.

a. 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工期估计

b. 范围定义--范围规划--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工期估计

c. 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定义--活动工期估计

d. 活动工期估计--范围规划--范围定义--活动定义--活动排序


正确答案:A

第2题:

项目时间管理主要包括的工作表述最准确的是()

A包括项目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工期估算

B包括项目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工期估算、进度计划编制

C包括项目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工期估算、进度计划编制、进度控制

D包括项目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活动资源估算、活动工期估算、进度计划编制、进度控制、采购规划


参考答案:C

第3题:

个体主观能动性一般有三个层次的活动,其第二个层次的活动是指( )

A、 心理活动

B、 社会活动

C、 生理活动

D、 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项目采用概率时间估计法进行某项活动的历时估计时,给出三个估计时间(即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及悲观时间)分别为9天、10天、17天,则该项活动的期望工期为()。

A:10天
B:11天
C:12天
D:15天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概率时间估计法。期望工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te=(t0+4tm+tp)/6,其中te。表示期望工期,t0表示乐观时间,tm表示最可能时间,tp表示悲观时间。把题目中给出的数字套入公式计算得:te=(9+4×10+17)/6=11(天)。

第5题:

某项目包含A、B、C、D、E、F、G七个活动,各活动的历时估算和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活动C的总浮动时间是1天,该项目工期是( )天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关键路径ADFG,工期2+6+4+3=15C的总浮动时间=8-7=1

第6题:

最早结束时间是指某项活动能够完成的最早时间,它可以用该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该活动的工期计算出来。()


正确答案:对

第7题:

●在对项目中某项活动所耗费的时间进行估算时,可给出三个时间估计:乐观时间to、悲观时间tp、最可能时间tm,则该项活动的期望工期为(65) 。


正确答案:D

第8题:

某项活动T的工期为5天,其前置活动有A,B,C三个活动。如果活动A,B,C的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4,6,5天,则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活动T的最早完成时间是第6天

B.活动T的最早完成时间是第11天

C.活动T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4天

D.活动T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11天


正确答案:B

第9题:

如果项目网络图某一路线上活动的总时差为负值,则应()。

A.将这些活动取消
B.尽量缩短这些活动的工期
C.尽量延长这些活动的工期
D.增加完成其他工作的时间

答案:B
解析:
总时差=最迟结束时间-最早结束时间,若总时差为负值,说明这条路线上的各项活动要加快完成以减少整个路线上话费的时间总量,才能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第10题:

某项目采用概率时间估计法进行某项活动的历时估计时,给出三个估计时间(即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及悲观时间)分别为12天、18天、24天,则该项活动的期望工期为()。

A.11天
B.18天
C.19天
D.21天

答案:B
解析:
期望工期公式te=(to+4tm+tp)/6te——期望工期;to——乐观时间;tm——最可能时间;tp——悲观时间。将题目值带入公式得te=(12+4*18+24)/6=18.

更多相关问题